
东北网11月24日讯 “这是什么厂子啊,这么漂亮。”驱车来到龙凤区红旗二村南侧,一座整洁漂亮的工厂出现在记者眼前,这就是大庆市新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厂。
11月22日,记者来到正在试运行的大庆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厂,这里主要收集处理萨尔图区、高新区、龙凤区的全部生活垃圾和让胡路区、红岗区的部分生活垃圾,随着该厂的不断完善,全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将达到95%以上。
“这座垃圾处理厂规模是东三省最大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处理厂有着一张“大嘴”,每天最多可以吞掉1000吨生活垃圾。而目前,大庆市日产生活垃圾在800吨左右,这座垃圾处理厂完全可以满足目前的需求。
据了解,这座垃圾处理厂总投资2.2亿元,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它采用的是前分选、好氧堆肥和卫生填埋联合的综合处理工艺。据介绍,这种生活垃圾处理工艺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在厂房内,记者见识了这座处理厂将垃圾变宝的“绝活”。
垃圾进厂后,被直接倒入7000立方米的集料坑内,然后进行分选,分选分三种:风选、磁选和人工分选。经过细选后,无机垃圾被送到无害化填埋场进行掩埋,而有机垃圾则被送去继续处理。
有机垃圾被送入发酵车间,在高温条件下发酵,这时,垃圾中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铬和汞等重金属,以及难以降解的有毒有害致癌物质渐渐消失。
可是,在垃圾“变身”期间,会产生臭气和渗滤液,这些东西危害不小。利用负压原理把臭气从风道引入生物滤池中和后,向高空达标排放,在100米以外就没有任何气味了,不会影响居民生活。而渗滤液则被排到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入调节池,最后自然排放。
至此,垃圾就变成了有机肥料、气体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