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尔滨市超限超载率严控在4%以内
2011-11-24 15:34:48 来源:东北网  作者:张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4日讯(记者 张强)超限超载车辆严重损毁了哈尔滨市公路的基础设施,治理超限超载已迫在眉睫。今年年初以来,哈尔滨市组织开展了春融期和秋季治超专项非法超限超载车辆集中治理行动,使超限超载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全市超限超载率控制在4%以内,为哈尔滨市“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公路基础设施支撑。

  哈尔滨市打破固有的治超模式,切实把治超工作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成立了哈市治超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交通工作的王小溪副市长任组长。按照哈尔滨市治超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的划分,交通、公安、交警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健全领导小组沟通协调机制,完善联合执法协作机制,真正形成治超合力。

  各区、县(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全面控制干线路、保护稳定农村路的工作思路,以固定检测站点为依托,以37个流动治超卡点为主,采取源头治超和路面治超相结合的方式,以阿城区、宾县、五常、依兰、巴彦为重点,形成了固定检测、流动稽查相结合,轮班作战,24小时不间断执法检查,从根本上治理“车源头、人源头、货源头”。同时,加大夜间流动检查频率,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夜间突击检查,对过往大型载货汽车进行路域源头劝返和严查严管,大力打击“双超”现象,超限超载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截至目前,哈尔滨市治超效果显著,全市共查处车辆1500余台,卸货1690吨,劝返车辆915台,部分双超车辆被处罚,车辆总重超55吨以上车辆明显减少,超百吨大型载货车辆基本杜绝。

  哈尔滨市在流动稽查的基础上,借鉴先进省市治超经验,加大科技治超的投入力度,在固定治超站点安装摄像头,执法人员佩戴监督执法仪;在各公路超限检测站点实行政务公开,相关法律、法规和处罚标准、监督举报电话等进行公示,实行治超责任领导问责和责任倒查制度,采取“下游查上游、路面查源头、出口查入口”的倒查办法;严把从业人员资格关,建立营运驾驶员的信誉考核档案,实行“黑名单”制度,一年内有3次以上(含3次)超限超载行为的驾驶员,列入“黑名单”予以曝光,并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其道路运输营运证或从业资格证。哈尔滨市将把超限超载举报纳入到110系统,建立健全治理超限超载工作的长效机制。

  针对在治超执法过程中,厂矿企业、运输业主不了解治超的法律法规,11月24日,省公路局、路政局、运管局和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治超宣传活动,以阿城、五常、巴彦、依兰、宾县等区县市为重点,采取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方式,全方位、大张旗鼓地进行了同步集中宣传,对治超专项行动的宣传标语、宣传品进行统一发布和发放,并通过出租汽车电子显示屏向广大市民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各区县市县长、主管县长分别在当地媒体上进行治超表态发言,形成治理超限车辆的强大舆论氛围和高压态势。此次宣传共设置固定宣传站点21个,发放宣传单4万张、宣传册4000册,悬挂标语、横幅100余条、氢气球24个,出动宣传车100余台,人员400余人次。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