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面尚未完全封冻,甚至还能看到大面积波光粼粼的水面
过江者、打鱼者、嬉戏者危险就在身边
东北网11月26日讯 尽管已是11月下旬,但由于今年冷得晚,松花江至今尚未完全封冻,甚至还能看到多处大面积波光粼粼的水面。许多按捺不住对冬日渴望的人们,不顾危险,到刚封冻的江面上凿冰钓鱼、游玩嬉戏。
昨天上午,记者在江畔看到,漫长的江面上有很多捕鱼人凿冰捕鱼后留下的冰窟窿。这些冰窟窿在靠近江边处最为密集,三五个为一组,每隔二三百米就有一组,这些冰窟窿的冰面极薄,有的冰窟窿透过冰层能清楚看见下面的江水,周围也没有任何警示标志,这对于那些在冰面上往来的市民十分危险。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有三位捕鱼人正在江边凿冰眼下挂子。记者上前与捕鱼人攀谈:“现在冰层厚吗?在江上走危不危险啊?”“怎么不危险啊,江心还有活水呢。”捕鱼人一脸不屑地对着旁边在江面上抽冰尜的人努努嘴说,“那帮人还在冰上玩呢,等会掉下去弄一身水就不好玩了,你看这冰层多薄,两钻下去就透了。”
记者看到,用冰钻凿过的地方,裂纹向四周延伸,人走在上面咯吱咯吱直响。记者问:“既然知道危险,怎么还在冰上捕鱼啊?”捕鱼人说:“还不是为了打点鱼挣点钱。”
离捕鱼人不远处,一位市民竟在江心附近放起了风筝,他脚下的咯吱声,岸上都能听得到,记者在岸上大声呼喊让他回来,那人摆摆手,又指指风筝,继续玩。
记者在江边看到,江中间部分仍有多处大面积没有封冻的冰面,不时发出“咯吱吱”的响声。在老头湾附近的冰面上能清楚地看到,离岸边10多米远的冰面上有10多个大大小小的冰窟窿;有两个男子拿着铁钎子等工具从岸边走到江中心岛附近,用铁钎凿冰,之后放下鱼竿钓起鱼来。
记者沿岸行走还看到,松花江公路大桥上游靠近南岸的冰面上,许多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有的用铁钎子在冰上凿洞,有的聚在冰窟窿周围一边钓鱼一边聊天,也有的在远离人群的地方独自坐在小折叠椅上全神贯注地钓鱼。
在防洪纪念塔下的江面上,游人更加密集,拍照、放风筝、抽冰尜、打出溜滑儿,干什么的都有。一些商贩甚至把棉花糖、手套、耳包、冰尜等商品也搬到了冰面上销售。

公安部门:将发封江通告取缔凿冰打鱼
据水上民警队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观察发现,由于近年多条过江大桥建成通车,目前从江面上涉险过江的行人远没有往年多,预计江面完全封冻后,在冰面通行的车辆也将大幅减少。而现在在江面上活动的基本都是凿冰钓鱼者及外地游客。
他表示,近日将发布封江通告,禁止一切行人和车辆在冰面上通行;并适时在江边过江通道及道口设立禁行标志;还将组织警力协调相关部门对凿冰打鱼现象予以取缔。他提醒市民和游客,由于天气较暖,江面没有完全封冻,冰面较薄,为确保自身安全不要涉险在江上通行,以免发生意外。
针对游客普遍认为的江边水浅没危险
水文部门:岸边水深达两米
据了解,许多市民及游客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江边的水浅,即使冰碎落水也没事。昨日,记者从市水文部门了解到,松花江南岸岸边基本都是陡岸,水很深,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市水文站相关人员介绍,往年11月25日左右松花江江面基本完全封冻,而今年天气较暖,虽然20日起江面开始封冻,但到目前为止江面仍没有完全冻实,并且冰层较薄,承载力不够,人在冰上活动很危险。同时,他提醒抱有侥幸心理的市民和游客,由于大顶子山航电枢纽蓄水以来,水位上升3米多,从113米上涨至116米,而且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南岸很少有漫滩,基本上都是陡岸,水深都达两米多,所以,即使在岸边的冰上玩耍也是很危险的,一旦发生落水后果不堪设想。
左耳朵听右耳朵冒二百志愿者劝不听
昨天下午3点,记者与10余名江上安全志愿者一起,在团长陈龙的带领下来到防洪纪念塔处的江面,对这里涉险在江上游玩的市民进行劝阻,但收效甚微。
“小伙子快回来吧,别往里面走了,冰还没冻实呢!”“姑娘,你穿着高跟鞋在冰上走很危险啊,很容易摔倒的!”伴随着志愿者的一声声呼唤,部分在江面上游玩的游客返回了岸边,但更多的人则充耳不闻。
据了解,江上安全志愿者团队共有200多名成员,他们分成20多个小组,分布在江边的各个段落,一年四季都在江边巡视。入冬以来,他们主要对江面上玩耍、通行及凿冰钓鱼者进行劝阻,提醒垂钓者在凿出的冰窟窿上做明显标记,以警示过往行人。他们还在发现的冰窟窿处做警示标志,避免发生事故。
陈团长说:“这个季节哈尔滨缺少游乐项目,一些旅游团就把南方客人带来江边,南方人看到冰面很兴奋,但这样很危险。我们的劝阻很少有人听。”在防洪纪念塔处江面停留了大约10分钟,志愿者又往前走,记者看到那些被劝回岸上的人,有不少又重新回到了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