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市场上羽绒服动辄千元 揭秘羽绒服多少钱才靠谱
2011-11-27 08:31:08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文/哈尔滨新闻网记者戴钢摄影/哈尔滨新闻网记者张大巍

  东北网11月27日讯 今年含量在90%的白鸭绒售价是45万元至50万元一吨,生产一件羽绒服需要150克至200克的羽绒,一件羽绒服所用的羽绒成本大约在80至90元;制作羽绒服的面料目前的价格是每码30至40元,制作一件羽绒服需要4码左右的面料,也就是说面料的费用在120至160元;辅料加上吊牌的成本为20元———这样算下来,一件羽绒服的用料成本在230元左右,再加上裁剪、缝纫等人工成本120元,一件普通羽绒服从裁剪到制作成成衣的成本需要350元。而生产一件高档羽绒服的成本要比普通羽绒服高出30%左右,其成本也不会超过500元。企业加上必要的运营费用及合理的利润,一件普通羽绒服的出厂价不会超过400元,高档羽绒服也应该在550元以下。

  今年以来,国内几乎所有制造业都受到原料上涨和人工开支加大的影响,羽绒服行业自然也不例外。日前有业内人指出,由于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的增加,羽绒服的价格已经涨到历史同期高位。可是采访中记者发现,即使羽绒服的价格受到原料和各方面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生产一件普通羽绒服的成本最高也不过三四百元。这与商场内动辄上千甚至几千元的零售价相去甚远。羽绒服的价格究竟高在了哪?

  探访羽绒服的成本究竟多少钱

  今年入冬以来,很多准备购买羽绒服过冬的市民都在抱怨,今年的羽绒服价格高得实在是太离谱了。针对市场上一些低价羽绒服,一些市民又担心其质量不过关不敢轻易购买。那么一件正规厂家生产的羽绒服其成本究竟应该多少钱哪?针对这个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我市部分羽绒服生产企业和经销商。

  一家羽绒服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羽绒服行业无论是原材料价格还是人工开支都出现了很大程度的上涨,但羽绒服的出厂价还远没有达到让普通百姓望而却步的程度。因为在此之前,羽绒服的生产成本其实并不高,虽然经历了这次涨价,在生产环节中也不会出现千元左右的羽绒服。

  这位负责人说,目前生产一件普通羽绒服的成本大约在300至400元。而一些使用高级面料和高档辅料的羽绒服其成本也只有500元左右。这样的高档羽绒服,其品质完全可以和世界知名品牌的羽绒服相媲美。

  为了表明羽绒服的出厂价并没有高得离谱,这位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今年含量在90%的白鸭绒售价是45万元至50万元一吨,生产一件羽绒服需要150克至200克的羽绒,一件羽绒服所用的羽绒成本大约在80至90元。制作羽绒服的面料目前的价格是每码30至40元,制作一件羽绒服需要4码左右的面料,也就是说面料的费用在120至160元。辅料加上吊牌的成本需要20元。这样算下来,一件羽绒服的用料成本在230元左右,再加上裁剪、缝纫等人工成本120元,一件普通羽绒服从裁剪到制作成成衣的成本需要350元。而生产一件高档羽绒服的成本要比普通羽绒服高出30%左右,其成本也不会超过500元。企业加上必要的运营费用及合理的利润,一件普通羽绒服的出厂价不会超过400元,高档羽绒服也应该在550元以下。所以,造成市场上羽绒服价格离谱的原因其实并不是出在生产环节上。

  一件高档羽绒服的出厂价只有550元,与商场内动辄一两千元的零售价相比其中差价可谓悬殊。

  


 

  解惑羽绒服究竟贵在什么地方

  一件普通羽绒服的出厂价只有几百元,到了商场内就被卖到了上千元,这其中又经历怎样的过程呢?采访中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羽绒服价格高涨与近年来不断攀升的销售成本和店大欺商的行为等有关。同时,服装行业的无序扩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现在就连五常、尚志这样的郊县,在繁华地带租一间30平方米的门市房,每年的租金都要15万元。此前的几年时间里,租这样的一间门市房一年只要3万到5万元。”某品牌羽绒服哈尔滨总代理郭先生这样说,“要是在中央大街这样的地点,租一间门市房一年至少需要200万元的资金。”根据郭先生的介绍,房租无疑成了推高羽绒服销售成本的主要力量。郊县的门市房房租为什么会在几年间出现成倍甚至几倍地增长?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这与服装行业近年来的无序扩张不无关系。

  这位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大型服装企业都在积极运作上市。但上市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要求这些企业在国内的销售网点要达到一定数量。可是,如果在国内的一二线城市大量铺设销售网点,不仅房租和人员开支大,而且还会占用大量现金,于是这些企业便瞄准了国内的三四线城市和一二线城市的郊县。这些地区的门市房自然也就成了“香饽饽”。“需要的人多了,门市房的租金自然也就跟着高了。”

  除此之外,占羽绒服销售成本很大比例的另外一项是导购员的工资,近年来这项成本也在不断加大。据郭先生介绍,以前雇佣一名店内导购员每月需要800至1000元,但是从2009年开始,导购员的工资涨到了1500元至2000元。目前他在我市郊县一共有4间门店,每间门店有两名导购员。每天仅房租和人员开支就需要2000元,一个月需要6万多,这还没有包括门店的取暖费、水电费和交通运输费。

  郭先生告诉记者,为了应付高涨的销售成本,现在他会在每件羽绒服进价的基础上加价百分之百后再往外卖。即使这样,他每年的利润同其他行业比起来也不是很高。

  如果说经销商自己租门店销售羽绒服的成本高,那么进入商场销售是否可以降低这样的成本?采访中记者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曾经在我市一家大型百货商场经营羽绒服的郝女士对记者说,在大商场经营羽绒服的成本要远远高于自己租门店。首先,一个品牌的羽绒服要想进入大型商场销售,就要托关系找熟人,这需要一笔不小的好处费。进入商场内还要给商场交一笔可观的进场费。其次,一些高档商场还会限制商品的最低售价。例如,一件羽绒服的零售价太低了,商场会找到经营者,要求把羽绒服的价格调高,来配合商场内其他商品的高价位高档次。

  最让经营者头疼的是商场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打折促销活动。一般每到商场举办打折活动时,商场都会要求经营者对商品进行七折、六折甚至五折销售。如果经营者平时对商品的加价率不高,一旦到了商场举办活动时,有些经营者就可能会赔钱卖货。“为了防止出现亏损,当时我都会按羽绒服进货价的几倍的价格零售。”郝女士说。

  记者了解到,羽绒服零售终端不论是自租门店,还是进入商场销售,都会使羽绒服的零售价格被抬高很多。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件出厂价只有几百元的羽绒服,到了商场内就会被卖到一千甚至几千元。

  


 

  分析行业内急速扩张隐藏风险

  “现在百分之九十的白鸭绒已经涨到每吨45至50万元,与历史上白鸭绒最贵的2006年持平。如果再遇到2006年年末的那种情况,恐怕又会有一批羽绒服生产企业面临倒闭。”全国第五大羽绒服生产企业———哈尔滨市鸭宝宝羽绒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了这样的担心。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2005年是羽绒服行业景气度最高的一年,因此很多投机的商人看到羽绒服行业有利可图便在2006年初“一窝蜂”地出资办厂。一时间,社会上的各种资金都向这个行业聚拢。生产羽绒服的各种原料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可是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随着羽绒服生产急速扩张之后,迎来的却是2006年年末的暖冬,羽绒服销量大减。当时,几乎每个羽绒服生产厂家都出现了大量库存积压。生产出来的羽绒服卖不出去,各家生产企业的原料采购自然陷入停滞。大量库存积压让很多刚刚加入到这一行业中的企业无法承受,于是纷纷倒闭,南方甚至出现了羽绒服生产企业老板跳楼事件。2007年时,白鸭绒从2006年的45万至50万元每吨,一下子降到了9万元每吨。“我们的企业当时正是看到了整个行业出现的异常变动,加大了风险控制才躲过了2007年的那场‘劫难’。”

  “今年又出现了与2006年极其相似的情况,现在很多原本只是生产运动装或是时装的企业,都开始纷纷生产羽绒服,导致原料价格上涨,直接拉高羽绒服生产原料的价格。但不同的是,如果现在再出现2007年那样的情景,问题可能要比那个时候严重的多。当时生产原料上涨幅度最大的只有鸭绒。而制作羽绒服所需的面料、辅料以及人工成本上涨的幅度并不大。但今年除了鸭绒的价格上涨到历史最高水平之外,面料已经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0%至50%,辅料上涨了15%至20%。这其中上涨最多的就是人工成本,2005年时生产一件羽绒服的人工成本不过20至30元,可是现在却需要100至120元,比2005年上涨了四至五倍。高涨的生产成本已经让整个行业的风险显现出来,如果风险控制不当整个行业将会重蹈2007年的覆辙。”

  采访中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羽绒服价格被抬高,其实并不是生产厂家所愿意看到。虚高的价格会直接导致产品滞销,这样就会给生产企业资金流带来相当大的压力。为了避免由于高价位造成的产品积压,现在很多羽绒服生产企业都已经开始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或通过网店直接面对顾客,以比出厂价略高的价格进行销售,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羽绒服的零售价格,同时也会规避生产企业的经营风险。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