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冰城公益冰场少 沿江三处在建 学校冰场不对外开放
2011-11-28 09:44:2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白林鹤 王承旺 王忠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黛秀公园的滑冰者。

  东北网11月28日讯 据了解,目前哈尔滨市主城区内只有黛秀湖公园公益冰场,南岗区马家沟俄罗斯河园上公益冰场,古梨园收费冰场投入使用,沿江的三处大型公益冰场正在建设中。

  入冬后,哈尔滨市香坊区黛秀湖公园内的公益冰场向市民开放,61岁李长江每天要从香坊区公滨路坐40分钟的公交车来冰场滑冰。李长江说,现在冰场少,黛秀湖冰场是距李长江家最近的免费冰场。

古梨园冰场无人滑冰。

  好冰场得好好爱护

  24日,在香坊区的黛秀湖公园冰场,聚集着百余名市民,在此滑冰、打冰球、抽冰尜。家住南岗区学府路60多岁的老马是这里的常客,穿着冰鞋在冰面上倒滑、侧滑、弯道加速,身手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老马说,小时候,城市里的冰场多,学校、工厂、公园到了冬天都有冰场。同龄人很多都会滑冰,也喜欢冰上运动。随着城市的建设,冰场越来少。黛秀湖公园冰场建成后,老马便不再去松花江沿江冰场,而是选择更近的黛秀湖冰场。

  在冰场的一角,30余名老人正挥动着鞭子抽打冰尜,旋转的冰尜发出“嗡嗡”声。张一说,这些大冰尕是经过自己改装的,所以才会发出这么大的声。每天9点他们都会在这里集合“表演”。现在,张一和一些退休的老同事在滑冰之余,还当起了黛秀湖冰场的义工,每天清扫冰面、协助公园工作人员浇冰。张一说,冰城人有浓浓的冰雪情节,现在城市中除了沿江的冰场,难得找到一处像黛秀湖这样的好冰场,所以得好好爱护。

  收费冰场有点“冷”

  与黛秀湖公园冰场相比,道外区古梨园滑冰场因为收费而显得冷清。

  冰面上,只有3个人在滑冰。在湖边凳子上正在换鞋,准备入场滑冰的王立说,如今,古梨园附近就这一个冰场,在这里滑冰要交3元。过去距古梨园不远南直路上的太平体育场,一到冬季可以免费滑冰,当时吸引很多市民滑冰。但不知什么原因,太平体育场已有4年没浇冰场了。

  一名古梨园的工作人员说,古梨园冰场已投入使用4年,浇冰场、清扫冰面上的积雪等工作,都需要花钱,所以只能收费。


 

钱塘小学学生打冰球。

  学校冰场不开放有苦衷

  现在一年一度的上冰雪活动已经开始,香坊区清滨小学已连续30多年开展上冰活动,入冬后,学校每天6点开始浇冰。校方表示,如今学校的上冰雪课程很多,周一至周五8时到16时除了午休时间,冰场都有课程安排。为了保障学校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安全,冰场不对外开放。

  道外区钱塘小学,2007年成立了冰球队,学校冬季投入两万元维护冰场,冰场除了正常的运动课程外,还在周末及寒假期间,对学生免费开放,但出于安全考虑等原因,没有向市民开放。

黛秀公园打冰尜的老人。

  今年南岗区马家沟俄罗斯河园和马家沟小学两个中心冰场是免费对市民开放的,此外哈尔滨师大附中、复华小学不定期向市民开放。为了扩大冰场对社会开放的数量,南岗区文化体育局还将对学校开放的冰场给予1000元奖励,另外准备200双冰鞋,奖励给优秀的冰场或学校,希望以此来推动更多的学校开放冰场,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冰上运动。

  哈市将建高质量公益冰场

  哈尔滨市体育局工人员介绍,在冬季,哈市各区都会建一处大型公益冰场,体育部门也要求学校冰场在不影响教学、安全的情况下向市民开放,但是学校冰场开放的并不多。现在人们生活娱乐方式多元化,进行冰上活动的人群也在减少。

  现在,哈市每年新建的公益冰场,要求更加严格,更重视上冰质量,冰场夜晚要有灯光照明,设有座椅,冰场外建设冰灯,冰刀租用场所。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