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11月28日讯 全部阵容由哈尔滨人包办的中国男女冰壶队,26日在太平洋冰壶锦标赛上双双夺冠。这距离冰壶第一次作为专业运动项目走进冰城整整十个年头,十年来注册专业运动员也不过区区40人……
“哈尔滨国家队”双双夺冠
26日,太平洋冰壶锦标赛最后一个比赛日,先是中国男队最终以5比2击败新西兰队,成功卫冕冠军,紧接着,同样轻松闯入决赛的中国女队,前三局利用对手的失误连得7分早早确立胜局,最终在决赛里以11比3大胜韩国队捧得冠军。中国冰壶男女队双双获得明年世锦赛参赛资格。
泛太平洋冰壶赛每年举办一次,一般是作为次年世锦赛的资格赛。本次比赛,中国男女队的阵容都不算整齐。女队中柳荫没能随队出战,在较为重要的三垒上已经没有优势,不过顶上来的孙悦发挥得可圈可点,击打成功率非常高。男队中则是原队长王奉春在去年世锦赛后离队,此前的三垒刘锐正式成为四垒,而巴德鑫、臧嘉亮等选手也开始进入主力阵容。几位新人经过此番的考验,与队友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老将还是新人,中国国家冰壶队成员始终全部由哈尔滨人组成,可以说就是哈尔滨队的原班人马。我市自2001年成立专业冰壶队伍至今,已走过了十个年头,短短十年,这项运动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是哈尔滨体育人白手起家创造的奇迹。

冰壶十年攀登路
2001年,哈尔滨市体育运动学校成立了国家第一支专业冰壶运动队,开始了专业化训练。据哈尔滨冬季项目训练中心主任张晓明介绍,当时运动员都是从其他冰上项目中抽调的,像岳清爽、柳荫等就是从速滑改项练习冰壶的,男女队全部由哈尔滨运动员组成。2002年我国正式派队参加太平洋青少年冰壶锦标赛,这是我国第一次参加国际冰壶赛事。2004年国家冰壶队走出国门到加拿大进行训练、比赛,同时聘请外教,与国际冰壶运动接轨。2005年我国女子冰壶队首次在世锦赛上亮相并取得第七名的成绩,2006年世锦赛上女队又获得第五名的成绩。
在2008年世界冰壶锦标赛上,女子冰壶队获得一枚宝贵的银牌。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我市举行,在冰壶项目上东道主取得女子第一名、男子第三名的成绩,当时这是我国开展冰壶项目以来在国际大赛上取得的最好成绩,从而使更多的中国人开始关注了冰壶项目。
在其后的2009年女子冰壶队世锦赛上又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金牌,使中国冰壶队一举为世人所瞩目。凭借3年世锦赛的积分,男女冰壶队也获得了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参赛资格,第一次参加冬季奥运会我国队员就获得了女子冰壶的铜牌、男子冰壶的第八名。
注册专业运动员40人
哈市冬季运动有两个在世界上都叫得响的优势项目,就是花样滑冰双人滑和冰壶。冰壶方面,就专业队伍的建设而言,四条专业赛道,男女各20名注册运动员组成国家少年队、青年队、国家队各种梯队,一线和二三线多名在国外培训过的专业教练,用张晓明主任的话说就是“布局完善、合理。”对于有人质疑专业运动员储备太少的问题,他认为,冰壶运动比较特殊,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都很长,只要男女队各有15位运动员就足够了。
据了解,除了国家各梯队外,哈市还有多支冰壶队伍,如各冰壶俱乐部有三至四支、体育运动学校也有两支,平时也会进行比赛交流。
教练方面,除了现在的一线教练外,许多退役的冰壶运动员也逐渐补充到教练队伍中,2009年大冬会开幕式上投冰壶点燃火炬的运动员王子现在体育运动学校当冰壶教练,这些专业运动员可以将自己以往训练比赛总结的经验直接带入教学中。
据张晓明分析,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冰壶运动都将是我市的优势项目,随着成绩的稳步提高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喜爱、参与这项运动,就可以推动这项运动在我市甚至全国更好地开展。
难以复制的成功
犹如一部四五十集的剧本只拍摄成十集剧集,冰壶这项运动的发展对于国人来说,紧凑得“不像话”,当你还没记熟它的规则、还没认清中国队的所有成员时,它就已经站到世界之巅了。
这项从无到有仅仅十年、全国只有一个城市开展、一共四条专业赛道、注册专业运动员仅有40人的冰上团体项目,接连在世界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不得不说是冰城体育人创造的奇迹。针对冰壶这项特殊的运动,他们探索出了一条不可复制的成功之路。
冰壶又称“冰上保龄球”,是智力与技术相结合的项目,对身体素质要求不高,是一项非常适合中国人参与的项目。正是看准了这个优势,2001年起,哈尔滨冰上训练基地、哈尔滨市体校等单位克服无专项经费、器材和场地及人员短缺等各种困难,成立了国内第一支专业冰壶队。采取与日本冰壶协会运动团体隔年互访、连续参加“冬奥会纪念杯国际冰壶冠军赛”等形式起步,逐渐为我国冰壶器材的引进、场地设计和制冰、教练员和运动员技战术的培养提高、规则的翻译修改、信息的及时掌握、项目的推广普及和认知度的提高、高水平运动员及后备人才储备奠定了基础。一条“速成”之路就这样铺就而成。
哈市体育人培植冰壶运动的成功为我国的冰上团体运动取得了重大突破,欣喜之余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冰壶运动的特殊性,这样的速成模式很难复制到其他项目的发展上。首先,它的比赛方式、规则非常适合亚洲人种,不需要很强的爆发力或耐力,虽属团体项目,但参赛人数不多。其次冰壶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很长,陪养一批就可长期征战赛场。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在于这是一项并不算普及的项目,纵观国外其他冰壶队,全都是业余运动员组成,他们平时是公务员、公司职员、教师等,业余时间才是冰壶运动员,以专业队伍PK业余队伍成绩会飞速进步也在情理之中。
目前摆在哈市体育人眼前的是如何将这项运动更好地推广普及,训练场地的维护、特殊的器材都是制约其发展的难题,愿冰城体育人拿出魄力与智慧,让冰壶运动有更加广阔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