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佳木斯11月30日讯 以广场文化为龙头,以民俗文化为品牌,以群众文化为载体,以文化惠民为支撑,近年来,桦川县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实现了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齐头并进”。
桦川县广场文化起步于2005年,几年间,广场文化活动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内容涵盖了综艺演出、主题晚会、广场电影、演讲、展览等多种形式, 形成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看点”的桦川特色文化品牌。“城南小乐队”、“夕阳红小乐团”等十几支业余民间文艺团体脱颖而出,自编自创歌曲、自创小品、二人转,一场场精彩的演出让观众流连忘返。2008年以来,广场文化活动中又加入新的元素,以“我参与、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我奉献”为活动理念,全民健身成为广场文化活动的又一大亮点,快乐健身舞步、魅力太极、活力秧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参与,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桦川县在弘扬和传承乡土民俗文化上下功夫,逐步打造“一乡一品”的特色文化品牌。梨丰乡书画创作历史悠久。上世纪90年代初,梨丰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在全乡筛选出几十人比较成熟的作品,成功举办第一届农民书画作品展,并组建了农民书画协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协会由成立之初的4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成员从九旬老人到学龄前儿童,书画艺术得到广泛普及。几年来,这个县不断加大对“书画之乡”的扶持力度,县文化部门投入资金8000余元为书画协会购买了笔、墨、纸、砚等,乡政府还为书画协会提供办公室,为会员开会、交流、学习创造了方便条件。
以星火朝鲜族乡特色民俗文化为依托,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星火朝鲜族乡享有 “歌舞之乡”,“体育之乡”的美誉,农乐舞、长鼓舞独具风格;摔跤、跳板、秋千等体育项目颇有民族特点。这些浓郁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氛围,让人们向往亲身感受朝鲜民族特有的文化风情。2010年,桦川星火乡民俗园文化产业项目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园区内集中展示了具有浓郁朝鲜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目前,民俗园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建成后年经济效益可实现760余万元。
“农闲的时候就会到这里看看书,打打乒乓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创业乡丰年村农家书屋建立于2008年,现有可供借阅的实用书籍2800多册,农家书屋已经成为丰年村农民茶余饭后最理想的休闲去处。
近年来,桦川县紧扣“文化惠民”主题,不断夯实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文化大院”、“十、百、千”建设工程等一批文化惠民工程相继在乡村“落地生根”。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更是突飞猛进。先后实施了体育休闲广场、沿江公园改造及文化宫、文化馆的修建改造,投资137万元修缮了800平方米的文化馆办公场所和图书馆大楼;投资35万元改建了400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投资275万元建设完成了9个乡镇的文化站,配齐配全了娱乐设施;建设105个“农家书屋”,引导、扶持建立了近100个群众自发组织的业余文化文艺团体,匹配健身器材130余套。如今,农民有了文化阵地,农村有了文化队伍,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