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首批PM2.5监测仪体系试运行 冰城监测灰霾元凶
2011-11-30 09:50:01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王辛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30日讯 自10月开始,PM2.5这个专业术语一时间成为传遍大街小巷的“热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被称作城市灰霾的元凶。当前空气质量评价体系采用的是PM10指标(粒径小于10微米),PM2.5成了空气质量评报体系的漏网游鱼。

  记者昨天获悉,我市目前已经着手对PM2.5进行监测,首批监测仪器已经在建国街和和平桥两个监测点试运行。未来几年,灰霾天气的元凶与臭氧(8小时浓度)也将被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报。

  首批PM2.5监测仪试运行

  8月初,哈尔滨市环境中心站在建国街、和平桥两个监测点投放了首批PM2.5监测仪器。监测仪器的外观有如家用微波炉大小,设备的空气采样管在抽取空气后,利用“振荡天平法”测量采集到的PM2.5的“尘重”。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相关负责人透露,这两个监测点的监测项目不仅有PM2.5,还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氮氧化物、二氧化碳8项自动监测项目和总悬浮颗粒物、铅、苯并芘3项手工监测项目。自动监测项目全天候监测,手工监测项目每月监测5天。

  灰霾天气比抽烟更易致癌

  今年10月以来,我市多地连续多天出现灰霾天气,各大医院呼吸科人满为患,灰霾危害的真实杀伤力让我们措手不及。PM2.5正是灰霾天气的元凶。

  PM2.5的威力究竟有多大?一般而言,燃煤、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扬尘中都可以产生PM2.5,“它可以在空气中足足漂浮一周左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相关负责人表示,PM2.5在空气中长时间停留,在相应的气象条件下,就会留下灰蒙蒙的灰霾。

  我市气象专家表示,灰霾天气比抽香烟更易致癌———灰霾天气很可能取代吸烟,成为肺癌头号致病“杀手”。烟尘、灰霾天气多现于冬季的早晨。

  PM2.5将纳入空气质量评报

  去年冰城的“好天”达313天,市民为何没有切身感受到?据了解,由于我国空气质量预报主要考虑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而灰霾天气的主要元凶PM2.5等指标并不被参考在内,这才使监测出的“好天”与市民真实感觉到的“好天”存在一定差距。

  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正在向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与原标准最大不同的是,此次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报。同时,收紧了PM10、氮氧化物等标准限值。“收紧”意味着增加了空气质量达标的难度,监测出来的“好天”可能就没有那么多。

  据悉,这是中国首次制定PM2.5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