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30日讯 今年1月至今,哈市发生多起环卫工人作业时被撞伤亡事故,已致10人死亡,45人受伤。环卫工人高危作业环境已经引起市领导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哈市已出台一系列措施保障环卫工人作业时人身安全。市领导要求,提升环卫工人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额度;环卫工人作业时如果因为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受到交通意外伤害的,要对环卫部门相关管理者追责。
快速路的“黑色两小时”
据统计,今年全市已发生涉及环卫工人的道路交通事故51起,死亡10人,受伤45人。与去年相比,这一组数字分别减少54起、3人、45人。据介绍,这与今年哈市一次性购入环卫专用设备300余台(套),使得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了45%有很大关系。
市城管部门、公安交管部门对环卫工人被撞事故分析发现,大部分事故发生在城市快速干道上,从时间看,多发于凌晨4时至6时,这个时段环卫工人将进行首次清扫作业,路面废弃物多、脏乱程度重,同时路面能见度差,车速快,也是出租车、工程车辆驾驶员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的时段,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约四千环卫工人年逾花甲
今年,作业时被撞身亡的10名环卫工人中,2人为50岁以下,8人为50岁以上。其中,年龄最大的68岁,年龄最小的40岁。据有关部门统计,哈市现有环卫工人(在编与临时工总和)约8000余名,其中60岁人员以上占一半。
针对这一情况,市环卫部门要求,各区立即对辖区的清扫保洁人员进行统计,结合环卫工人各项待遇逐渐提高的有利条件,对年龄偏大、体质较弱的环卫工人及时进行清理,逐步吸收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补充到环卫工人队伍。
系列安全措施出台
为避免再次发生环卫工人作业时被撞伤亡事故,我市出台了多项措施,如反光服、爆闪灯以及在面朝来车方向进行清扫作业时,应至少安排1名工人作为安全员专职瞭望等。
目前,道里区已给所有环卫工人肩部佩戴爆闪灯;香坊区已为作业工人配齐反光作业裤套;南岗区为一线环卫作业人员更换新型反光作业马夹,在环卫作业车辆上配置反光标识,同时配发了小型LED电子警示板,便于过往车辆避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