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庆玉米膜下滴灌扛起增产大旗
2011-11-30 15:24:43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李飞 邵晶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1月30日讯 经实地测产和有关部门复核,今年大庆粮食总产64亿公斤,实现了“四连增”,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新增156.7万亩玉米膜下滴灌增产6.27亿公斤,占增产总量的近一半。

  大庆地处我省西部旱区,平均降水量远远小于蒸发量,十年十春旱,缺水卡住了农业生产的“脖子”。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庆市不断探索节水灌溉之路。2007年,面对历史上罕见的夏伏连旱,为解决高棵作物抗旱问题,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并作为一项保粮增产、惠农富民项目,四年来持续扩大新建面积,仅今年就达156.7万亩。

  经过近年的探索和实践,玉米膜下滴灌集成和组装玉米立体通透栽培、覆膜增温保墒和滴灌节水抗旱技术,已成为大庆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农业生产遇到干旱、低温等自然灾害时,增产增效尤其明显。大庆因此被水利部确定为东北四省区玉米膜下滴灌示范区,被誉为“扛起了松嫩平原节水灌溉的大旗”。

  今年大庆遭遇苗期低温天气。通过实践对比,玉米膜下滴灌亩保苗4200株以上,亩均产量900公斤至1000公斤,比常规玉米增产400公斤至500公斤,平均含水量比常规玉米低10%左右,籽实较常规玉米高出一个等级。扣除投入成本,今年新建的156.7万亩膜下滴灌玉米比常规玉米增收12.5亿元以上,而且节水2.6亿立方米。

  为有效推进玉米膜下滴灌项目建设与管理,大庆市成立了市、县(区)、乡(镇)、村四级服务体系,并建章立制。各级服务组织协调解决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同纠纷,指导滴灌设备安装及售后服务,年终协助企业收回租赁设备和赊销款;企业承担因设备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并保证第二年能正常使用。为解决膜下滴灌干支管采用的PE材料易折怕磨、使用寿命短和不利回收贮存的问题,从明年开始干支管全面采用涂塑管带。涂塑管带柔韧、承压力强,抗折性、耐磨性好,方便回收贮存,使用寿命可达5年。且用途单一,可避免农民因趋利而私自变卖。

  《大庆市高效节水农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3年建设膜下滴灌面积400万亩。2012计划新建61万亩,目前新建面积已经落实,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