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日讯 去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年仅25岁的“艾滋妈妈”小晴剖腹产下一名男婴。面对家人的祝福,她却与丈夫焦虑地等待着孩子艾滋病检测的“宣判”。日前,小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讲述了得知自己患上艾滋病,到获知孩子艾滋病检验报告结果,一位特殊母亲的220天心路历程。
怀孕第23周“我竟然感染了艾滋病”
怀孕已经5个多月了,随着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我开始有做妈妈的感觉了。前两天老公陪我到妇幼保健院做孕检,并且做了免费艾滋病检测。3天后,我在家接到道外疾控中心韩医生的电话,他说我的艾滋病检测报告出来了,呈阳性,我竟然感染了艾滋病。然而几天后,老公的检测报告再次击倒了我,他也是阳性。
是去年做手术感染的?还是老公?可既已成事实,猜忌又有什么用呢,现在首要的问题就是腹中的孩子……
怀孕第28周“我决定要生下宝宝”
快一个月了,我每天都纠结在留不留宝宝的抉择中。上次到医院做孕检时,医生说孩子很健康,比同孕期的胎儿大。我和老公咨询了妇产科和传染科医生,他们都说通过药物母婴阻断生下健康宝宝。
经过无数次挣扎,我和老公决定向家人隐瞒病情,生下这个孩子。妇幼保健院给我出了一份母婴阻断用药方案,据说是采纳云南、上海等地区成功经验的剂量,对孩子影响很小。我开始服药,每天早晚各一次,服用一段时间后,我没有其他感染者遇到的不良反应,我心中又重新燃起希望。
怀孕第37周“有医院接收我生产了”
还有一周就要生了,最近却因为找不到医院生产而上火。好心的韩医生为我推荐了另外一家地处偏僻的医院,但亲戚中有在医院工作的,一旦舍近求远在那家医院分娩必然会引起怀疑。
好不容易熬到孩子要生了,却有可能暴露病情。我感觉很沮丧,感染了艾滋病,干什么都觉得好难。幸好,在疾控部门的协调下,一家大医院同意为我的宝宝接生。
两周后,经过剖腹产,宝宝安全地出生了———6斤7两,很像我。
产后第3个月“我的儿子终于没事了”
儿子特别可爱,这三个月我和老公全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不过孩子的艾滋病检测始终是我心头的一根刺,不知道儿子会不会被我感染上艾滋病。他还这么小,那对我们全家太残忍了。
今天,我和老公惴惴不安地接到儿子的检测报告,阴性两个字让我和老公悬着的那颗心终于“落了地”。
而今,小晴的宝宝已满一周岁,活泼可爱。虽然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窗口期”长达18个月,小晴的宝宝还要接受检测,但孩子感染的可能性已经很小。
一位艾滋母亲的坚持
“艾滋妈妈”小晴改变了记者对艾滋感染者的印象。
在采访小晴之前,记者还电话采访了另外一名“艾滋妈妈”。令人遗憾的是,她是在今年分娩、哺乳后才发现是艾滋感染者,暂时还无法确定宝宝是否健康。电话那端的声音情绪低落,隐含着对孩子的自责和担心……
小晴的出现打破了记者对艾滋感染者的“个人定义”。坐在记者面前的小晴,年轻、开朗、浑身充满母性。这个今年才26岁的女孩,表现出超乎年龄的从容和淡定。在孕检发现感染的情况下,她和丈夫没有相互猜忌、埋怨、争吵,而是勇敢地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他们选择面对现实,为宝宝的健康努力……
也许很多人想问,她是怎么感染的?通过性、血液还是母婴传播?能够确定的是,小晴是因前两种途径之一而感染了艾滋,但她没有选择怨恨、报复。与人们想象不同的是,大多数感染者在感染病毒后很多年内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发生任何疾病,因此小晴可以像平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直到免疫系统受到病毒严重破坏,而那个过程还要经过很多年。
小晴的孕产过程令人钦佩。透过清澈坚定的眼神,记者听到了一个母亲的心声:我是艾滋感染者,也是一位母亲。
我们衷心希望,人们能够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和壁垒,给小晴们以更多的宽容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