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七台河
搜 索
七台河打造“群众事社区办”利民工程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
2011-12-01 10:05:31 来源:七台河市政府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部署,进一步加大社区服务群众的工作力度,今年7月份以来,七台河市实施了“群众事社区办”利民工程,切实解决了与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问题。

  一是社会化服务贴近人民群众。桃山区桃南街道安康社区与社会服务机构联合推出居家养老、电子超市、家政服务会员制等五大系列的“1+1”社会化服务项目:社区居民在社区服务中心即可交纳水、暖、电、气、联通、网通、移动的费用,每年只需交24元钱,即可以享受通下水等10个服务项目;社区可为居民代购车票、代办老年证件、代办户口;每年高考前夕,社区心理咨询室开展“缓解学生考前压力、轻松走进考场”的考前心理辅导。

  二是保障性服务惠及千家万户。目前,全市社区已建立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就业、维权等专项救助为辅助,覆盖社区全体成员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一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各社区重点对贫困家庭给予关注,今年以来共为4067名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办理低保;全市相继成立社区慈善超市17个,设立捐赠接受站,截止目前,接收捐赠款物10万余元,为特困群众提供生活帮助。二让无岗职工实现就业。各社区均设立永久性劳动保障政策信息宣传栏,张贴政策信息和发布求职用工信息,将全市24.9万城镇劳动力全部录入“金保工程”网,为15.1万农村劳动力建立电子数据库,可及时、准确、快捷地为各类人员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审批、《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申请、就业困难群体认定等各项业务。依托再就业培训基地,为4713名下岗职工开展厨师、面点、计算机等方面技能,84%的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将大学生、失地农民、妇女就业纳入小额贷款发放范围,共为7196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6亿元,为23805名灵活就业人员申请和发放社保补贴1.1亿元。三让广大群众病有所医。各社区全面落实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大病救助等惠民政策,全民医疗走进千家万户。相继将79515名城镇居民新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为254名困难群众发放医疗救助金115万元,全市社区共建立健康档案34万份,居民建档率达86%,发放健康教育资料7.8万份,举办健康教育讲座216次,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和医疗咨询服务达12万人次,社区创办人口早期教育基地15个,组织社区居民4.5万人参加了计生健康检查。社区低保人员凭低保证和爱心卡到社区就医,可享受“三免两半一零点”,即免收门诊、静点和医疗费,半价收取X光、心电费用,零点利销售药品。四让弱势群体有效维权。部分社区建立“姐妹港湾—妇女维权服务站”,为111名妇女提供法律咨询,为13名妇女提供了法律援助,在社区开展“巾帼创业岗”服务,有300多名妇女达成就业意向。社区落实残疾人公益岗位,为30名残疾人申报免费安装假肢,为93名残疾人申报免费轮椅,为4名先心病儿童免费手术。文苑、旭日等社区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内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 三是政府公共服务打造宜居生活环境。通过扎实开展矛盾调处、绿化硬化、精神文明等政府公共服务进社区,全面改善社区生活条件,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一将群众矛盾在社区内化解。全市专职“社工”,专兼职治安员和保安员分别增至95人、372人、2115人,实行社区网格化巡逻,在社区设立调解室,社区矛盾调节率达100%,调节成功率达90%以上,对已调节纠纷回访率达95%以上,努力创建平安社区。二将环境治理在社区内落实。物业企业与社区有效对接,协调落实了公益性岗位人员,建立社区弃管楼房、无物业楼房保障维修基金,用于其“硬化、绿化、美化、净化”及管护,全市社区整体环境明显改善。三将精神文明在社区内培育。全市培训社区文艺骨干近千余人次,组建21个社区秧歌队,12支文艺宣传队,3个艺术培训基地,组织社区居民文艺演出150余场,群众演出经常化,极大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为空巢老人和农民工子女提供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等志愿服务近百余项。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