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12月6日讯(常滨毓 记者曹曦) 日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省部共建教育部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重点实验室建设期内软、硬件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在科研立项、成果产出、对外开放与合作、学科建设及学术交流等方面均圆满完成了建设计划任务。
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为组长的教育部科技司专家组,听取了该校实验室建设工作汇报、实地考察了各研究方向实验室、查阅了相关资料,并与相关实验室人员进行充分交流和质询,最终形成了验收意见。专家组一致认为,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确立了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中药及复方作用机理研究及安全性评价研究、中药新药开发研究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在建设期中实验室硬件条件、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的能力及研究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中药性味理论研究、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中药新药创新药物研发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学术影响,为黑龙江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和技术支撑。通过培养、聘任和引进等多种方式以及科学管理和制度创新,实验室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较强、治学严谨的研究团队,同时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整体研究水平显著提高。实验室建设经费和配套条件落实到位,资金安排科学、合理。通过购置大型先进仪器设备,已经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药基础与应用创新研究平台,达到了国内同类实验室先进水平。
|
同时,专家组希望实验室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进一步凝练特色,系统集成,突出北药特色;继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更新仪器设备,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悉,该重点实验室2008年11月通过教育部专家组论证,在三年多的建设过程中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9项,完成学术论文259篇、其中SCI论文65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58名,各项指标均远远超出建设计划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