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示
2011年初,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稽查局多次接到双鸭山、黑河等地药监部门协查函,请求协查黑龙江金辉、华药堂、天进等9家医药公司销售单的真伪。经执法人员调查,这些公司均为假冒。2011年4月,我省一知名药品生产企业又向省食品药品稽查局举报该团伙成员以该企业的名义销售假冒其生产的药品。省食品药品稽查局向道外公安分局通报了案情,双方立即成立了专案组,于5月13日正式立案侦查,并将该案件定名为“5·13”团伙销售假药案。
专案组查明假药由该团伙成员王某进行销售,并以此为突破口,锁定了以邸某为首、由5人组成的假药销售团伙。8月30日9时,在哈尔滨市道外区一小区住宅内一举抓获邸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经审,该团伙累计向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的3000余家药店销售假药。专案组随后顺藤摸瓜,查获了与邸某有长期业务往来的、以齐某为首的另一5人销售假药团伙,在其租用库房内收缴总价值100余万元的药品。
生活报12月8日讯 日前,备受关注的“5·13”假药案又有新进展,团伙中6人因涉嫌贩卖假药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据悉,两名主要犯罪嫌疑人齐某与邸某是亲属关系,姐夫齐某与小舅子邸某先后在哈市各自开药店。
据悉,齐某老家在肇东,2009年10月份,时年31岁的他在哈尔滨河松小区附近开了一家药店。同年,他在郑州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药品会议。期间,自称药品生产厂家的名片,如雪花般落到齐某手中。名片上介绍的都是热销药,但价格却低得离谱。齐某带着疑问,拨通了其中一个电话。对方表示他们卖的就是假药,成分是淀粉,吃不死人。
据齐某讲,在医药会议上发名片的假药贩子非常多,“他们常说,这个行业做好了,就是赚着卖毒品的钱,却不用承担卖毒品的风险。”一年后,小舅子邸某听说姐夫药卖得不错,也从老家来到哈市在道外区滨江街附近开了一家药店。随后,两人一起干起了假药生意。他们冒名金辉医药公司,雇用了王某等人对外推药。他们要求员工掌握医药知识,并定期培训。就这样,低价假药加上“勤奋”的业务员,假药网络迅速铺开,涉及的药店达3000余家。
据警方介绍,齐某二人发现药店进药时都通过空车配货送过来,物流公司则将这些药店的地址、负责人电话进行了备份,并私下出售。齐某二人便以五角至一元一条的价格买了4000条信息。随后二人以金辉医药公司的名义,向这些药店推药。据齐某讲,这些假药并不难辨别,只要是内行基本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比如,一种叫做钙加锌的药品,厂址本来是东直路,却被打成了东支路,这样的破绽经常出现。但是,在两年的推药过程中,退货的药店极少,大家都心照不宣,能如此畅通无阻,就是因为高利润。
据悉,齐、邸二人推销的假药遍布6省45个地市,3760家药店,涉案金额近5000万元。目前,齐、邸二人团伙中的6人已经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