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2月9日讯 进入12月,哈尔滨的空气瞬间变冷,但是一场持续半个多月的“打击美容强制消费”战役却让广大消费者心里热乎乎的。“强制、诱导消费”这个存在于哈市无良美容院的沉疴积弊,终于在这个冬天,在哈市工商局挥出的利剑下,在全城消费者和媒体的舆论轰炸下偃旗息鼓。“哈市工商部门既然发起了这场战役,就是要净化美容行业,保证该行业10年之内不出大问题。”哈市工商局消保处处长王绪坤说,从广泛征集强制消费线索到美容行业自律公约出台,“激战”过后,“打击美容强制消费”的这场战役终于收获累累战果。
强制消费事件频发
执法部门与媒体联合“作战”
“太不像话了,不消费竟然不让出门。”11月15日下午,正在哈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接听群众消费申诉的王绪坤接到投诉,3名女大学生在南岗区建设街附近逛街时,被远大商务公寓19楼的金装兰蔻美容院促销员拽进美容院强制消费。
第二天上午,又一起美容强制消费投诉电话打进指挥中心。连续发生多起美容强制消费案件,让王绪坤感到震惊。随即,他调阅了2008年年初至今的美容投诉案例,发现超过半数为强制消费,王绪坤决定联合媒体为消费者维权。
初探“敌营”遇猖獗
广泛征集强制消费线索
为调查美容强制消费行为,11月16日下午,哈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和记者一同来到乐松购物广场四楼的百莲凯养生馆,结果遇到巨大阻力——美容院所有工作人员和楼层负责人均不配合调查,警方赶到后才稳定住局面。“工商局正常检查都遇到这么大阻力,消费者被骗进来后的境遇可想而知。这些无良美容院太猖獗了。”王绪坤气愤地说。次日,百莲凯养生馆因无照经营被工商部门查封。为了让更多被强制消费的受害人站出来,哈市工商局消保处正式对外征集美容强制消费线索。至此,一场打击美容强制消费的战役正式拉开帷幕。
媒体暗访助力维权战役
强制诱骗伎俩一一曝光
在工商部门征集强制消费线索的第二天,本报记者兵分三路,对冰城多家美容院的强制消费行为进行暗访,揭露这些无良美容院的丑恶嘴脸,第一时间把美容院揽客、促销、胁迫美容等一系列强制消费手段进行曝光。一时间,无良美容院风声鹤唳,甚至出现关门停业的情况。
与此同时,为了调查美容行业化妆品的利益链条,本报记者暗访了光芒街、人和街等美容院化妆品集散地,发现美容院销售的化妆品利润高达3000%。廉价化妆品高价出售,无资质美容师以“按摩治病”等说辞哄骗消费者,靠办优惠卡、年卡、VIP卡等手段套取消费者钱财甚至以暴力手段威胁人身安全……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见诸报端,无良美容院骗人的伎俩被不断曝光。
多家美容院被立案调查
共为消费者追回八百万
随着无良美容院强制消费的行为被曝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站出来维权。哈市12315指挥中心一周内就接到了200多起投诉。11月21日,哈市工商局首先对消费者集中投诉的“百莲凯”、“艺尚”等11家美容院进行立案调查,责令辖区工商分局和工商所展开调查。3天后,又有6家美容院被立案调查。随后,哈市工商局下发通知,对美容行业的强制消费行为进行大规模专项整治。随后,哈市近百个工商所全部行动起来。
随着哈市工商局对美容行业整顿的深入,部分无良美容院主动认错,积极配合工商部门调查。百莲凯美容院的负责人率先向消费者道歉并承诺退费。随后,多家美容院也先后表态,愿意积极为消费者解决纠纷。对此,哈市工商局立即成立美容业消费纠纷处理小组,专门负责协调当事双方的退费问题。至此,哈市工商局的工作重心由整顿乱象向为消费者维权转移,帮助消费者追回经济损失则是重中之重。截至目前,整治行动已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800万元。
自律公约净化美丽行业
哈市欲为美容行业立法
12月6日,哈市工商局召开美容行业发展座谈会。会上,消保处处长王绪坤建议,美容行业应成立商会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管。此外,哈市工商局消保处还联合八家美容机构发起设立了哈市美容行业自律公约,希望各美容机构能够自觉遵守,并加入到公约中来。
为杜绝美容强制消费行为再次发生,也为了更好地为消费者维权,11月24日,哈市工商局起草了《哈尔滨市工商系统服务领域美容业监管工作规范(试行)》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美容业监管工作的通知》,并上报哈市政府法制办审核备案,准备用立法的形式打击美容院的不规范行为。
“无论是成立商会还是设立自律公约,都是希望哈市美容行业能够实现自我监管,但只有《哈尔滨市工商系统服务领域美容业监管工作规范(试行)》被通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容行业的乱象。”王绪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