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庆警方端掉特大假羊肉工厂
2011-12-09 10:28:07 来源:东北网-大庆晚报  作者:陈经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9日讯 冬季天气寒冷,火锅成了市民用餐首选,大大小小的火锅店时常爆满,有人便在羊肉上打起了歪主意。经过多日严密布控,12月1日,喇嘛甸公安分局一举查获并捣毁了一家加工假羊肉的“黑”窝点。这个窝点的小老板用猪肉、鸭肉、羊油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假羊肉远销海林、绥棱等地,涉案金额近30万元,在大庆尚属首例。

  辖区摸排群众愤而举报

  喇嘛甸公安分局民警围绕“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在辖区进行地毯式摸排,不放过任何可疑的角落。11月25日,一名群众对民警举报说,富兴牧业小区有一家神秘大院,院里有一股腥臭味,里面的人深居简出,白天大门紧锁,夜里却有灯光,而且门口经常停着一辆厢货,好像是一家肉制品加工点。

  据举报人称,他看到院里的一名男子曾拎着很多像是冻肉一样的东西急匆匆地回家。“连牌子都没挂,要真是一家‘黑’窝点,那可真太坑人了!”这名举报人说。

  接到举报后,喇嘛甸公安分局领导高度重视此事,立即组织治安三队和社区五队的民警,赶赴现场侦查。当民警赶到现场时,看到院门落锁,透过门缝,民警看到院子里空无一人,院里透出一股臭味,一只大狼狗散养在院里。为了不打草惊蛇,民警决定对这里严密布控,等时机成熟再行动。

  神秘大院地上淌着血水

  通过轮流监控,民警基本确定这是一家肉制品加工点,并对这里的规模和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12月1日14时许,民警着便装敲响了院门,但里面的人迟迟没有回应。良久,一名中年男子打开了大门,民警随即对大院进行了突击检查,并对现场加工肉制品的两名男子进行了控制。

  大院面积近1万平方米,院中央是两排平房,中间一个1000余平方米的厂房是用来加工肉的车间。一进车间,民警最先看到一个浸泡着肉的宽大水池,冻肉化出的血水淌了一地,空气中散发着一股腥臭味。在水池旁边,有一张大案板,上面积了厚厚一层血渍,一旁排列着若干个用来盛肉的塑料整理箱。

  面对突然到来的民警,车间里的人非常震惊,在确凿的证据面前,3人承认了用买来的猪肉、鸭胸脯肉和羊油加工假羊肉的违法事实。

  猪肉鸭肉掺羊油混合成“羊肉”

  随后,民警又对该“黑”窝点的储存冷冻车间进行了检查,发现这里有大量成箱的冻“羊肉”。那么,这些所谓的“羊肉”是如何制成的?

  据老板周某供述,每天他从批发市场买来猪肉、鸭胸脯肉和羊油等原材料,将肉一起泡在大水池中去腥后,再将猪肉、鸭肉分别挑出来,沥干水后将猪肉和鸭肉放到大案板上再次去水、压实,再由人工把已压实的肉板卷成卷。

  周某交代,他通常是按照3:2的比例将羊肥肉和鸭肉进行混合,不过这样的“羊肉”价格要高些。为了让自己做出的“羊肉”更有“味”,他还按4:1的比例将猪肉和羊油混合,借助羊油的膻味,将猪肉加工成所谓的“羊肉”,再将其放到冷库中冷冻待售。

  “自学成才”老板曾多次实验

  据办案民警介绍,这家“黑”加工点的3个人都是亲属,假羊肉制成后,由周某开车送到批发市场的肉制品店推销,每次留下少量试吃品,如果好吃再让肉制品店给他打电话。一来二去,周某的生意火了起来,一天能卖三四箱。那么,周某是如何想到干这行的呢?

  周某原来是一名肉贩,听说有人卖假羊肉发了家,便也想尝试。但苦无门路,他便自己买了一些假羊肉回家,用水化开后,仔细观察羊肉的成分。慢慢地,周某自己摸索出了其中的门道,经过多次实验,他竟“自学成才”了。当位于富兴牧业小区的平房盖好后,他举家搬到这里,专门做起了加工假羊肉的生意,渐成规模。为了让“羊肉”看上去更像真品,他还找人私自印刷了不少商标,自己贴牌出售。

  治安三队队长王庆林告诉记者,这家“黑”窝点,无论从销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很大,当场查获“羊肉”卷成品达200多箱、5000多公斤,另外,还有大量散落在地上的半成品鸭肉、猪肉、羊油,总价值15万余元。同时,警方还查获了假冒的商标2000张。

  据警方掌握的情况看,该窝点已经销售300余箱、7500多公斤,总价值13万余元的假羊肉,销售范围涉及林甸、萨尔图区铁西等多个市场,远到海林、绥棱。近的由周某送货上门,远道的则是周某进行配货。目前,3名嫌疑人已被刑拘。

责任编辑:关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