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小孩子迷恋恐怖图书 专家建议:家长应正确引导
2011-12-11 09:12:47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慕海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1日讯 买图书送给孩子当礼物,如果还送《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选》一类的,那就OUT了。如今孩子们最钟爱的是吸血鬼、僵尸、幽灵和女巫……记者了解到,当下恐怖类图书在小学生中非常畅销,特别是在男孩子中,谁要是没看过这类书和同伴们就不会有共同的话题,也会被蔑视为胆小鬼。

  有关专家说,图书市场上的恐怖童书大都是从欧美引进的,在西方文化中,僵尸、幽灵、吸血鬼是常见的文化符号,孩子们也很熟悉,但如果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中国孩子在感到好奇、刺激的同时,难免会产生恐惧。另外,小学生年龄小,缺乏辨析能力,心智也不成熟,长期处于这种恐惧的状态中,会对孩子的身心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虽然恐惧,硬着头皮也要看

  “我半梦半醒,极力睁开眼睛,从枕头上抬起身子,想看清周围。窗帘拍打着窗户。我睡意未消,觉得好像还在做梦。但窗户上的东西,令我悚然清醒。窗帘在鼓起,飘扬。在银色的月光下,我看到了一张脸。一张龇牙咧嘴的丑陋面孔,出现在我的卧室窗台上,在黑暗中,向我张望……”这是一本恐怖类儿童读物中的片段,封面上一座阴森的墓碑,一个伸着黑色爪子的幽灵飘在上面。这本书在小学三年级学生明明的书包里已经被翻得卷了角,这是“鸡皮疙瘩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明明的妈妈告诉记者,这本书是孩子攒零用钱自己买的,孩子说全套有几十本,班里的同学互相传阅,谁要是不看就会被同学们看不起。“这里的一些描写相当恐怖,我一个大人看得都起鸡皮疙瘩,现在恐怖图书在孩子们中间非常流行,特别是男孩中,他们的话题都是什么僵尸呀、怪兽呀、吸血鬼的。”明明妈妈说。

  明明的同学小松已经被这类恐怖书折磨得不敢一个人睡觉了,他总是对妈妈说窗帘后面藏着吸血鬼,经常半夜被惊醒。老师也反映孩子近一段时间上课没精神,总爱瞌睡。小松的妈妈说小松是个内向的孩子,这类书对他来说是“吸引并恐惧着”,有时看到紧张的情节,他自己害怕又放不下,就缠着妈妈陪着他看。“读书本来是件益事,可是这类图书太折磨孩子。

  恐怖图书,吸引力倍增

  记者在当当、卓越等网站看到,这类“恐怖童书”一直排在畅销榜上,在图书介绍中还有“全球销量3.5亿”、“全国发行2000万册”等字句,受欢迎程度令人吃惊。不少家长说,这类书家长不给买,孩子们就借着看,或者自己攒点零用钱偷着买,也不知魔力为什么这么大。

  记者从市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了解到,这种现象与孩子成长中的心理特点有直接关系。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尤其是男孩子,正是好奇心特别旺盛、想象力和幻想力非常丰富的阶段,所以那些含有探险、魔幻、恐怖元素的书对他们的吸引力就很强。

  童书选择,需要正确引导

  “投其所好”是目前童书出版商的普遍做法,这类舶来的童书不但出版起来省事,而且还保赚钱。据一位儿童文学编辑透露,他所在的出版社根本不出版原创儿童文学,因为风险太大,无法保证利润。“孩子喜欢的,并不一定是对他们有益的,就像孩子们都喜欢吃洋快餐,但很少有家长让他们随便无度地吃。书籍是精神粮食,道理是一样的。”铁岭小学刘樱辉老师说:“孩子看什么书需要家长、老师正确地引导,高雅趣味是培养出来的。”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副教授张扬说,现在很多大型书店里还专门给恐怖类儿童图书设专柜,大都成套系,非常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像这类有恐怖元素的图书可能中学生看不会出问题,但是不适合小学段孩子。出版商在出版时如果加以标注,就会正确引导孩子阅读。书店在经营童书时,如果能够做到按年龄段分类,也可以对家长和孩子购买和阅读做出指导。另外,张扬说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买书,老师给孩子推荐图书,自己都没看过,并不完全了解图书内容,这是一种不负责的做法。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