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钊与鹦鹉互动
生活报12月14日讯 鹦鹉会说话、猴子练倒立、山羊走钢丝……这些马戏团动物才有的“特技”,哈尔滨鸟语林里的动物也能做到。这些小动物的改变,全因来自安徽马戏之乡的驯兽师李钊而起,是他将原汁原味的马戏表演带到了冰城。
“来,小家伙,看看这部分图放在哪儿合适。”7日,在鸟语林的暖房里,驯兽师李钊正在教葵花鹦鹉玩智力拼图。训练室内光线昏暗,暖气烧热后还散发出阵阵鸟粪味,但李钊每天都要来哄小家伙们玩一会。李钊说,今年冬天暖和,动物们也格外活跃,如果光吃不锻炼,会影响它们的健康和明年开春的技能表演。
“李钊,你好!”说话间,另一间屋子里传来一句招呼声,可记者却没看见人。仔细一找,原来是一只黑色的八哥在喊李钊的名字。“能说话的都直接叫我名字,不会说话的就用爪子拍我,动物都是有灵性的,你对它好,它就依赖你。”李钊亲切地摸了摸黑八哥的头说。
李钊来自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的一个小村子,那里是全国著名的马戏之乡,村里人从祖辈开始就以驯兽为生。李钊告诉记者,国内高级驯兽师李正丙是他堂哥,从懂事起,李钊就和父母到全国各地驯兽、演马戏,家里常养着猴、狗熊、山羊等动物。“我的专长是训练鹦鹉,这是和英国老师学的,目前已经训练出200多只鹦鹉,鸟语林里的鹦鹉个个都有绝活。”2002年,哈市鸟语林初建,李钊便被请来负责动物们的饲养和训练。李钊刚来时,鸟语林的动物不会表演,市民来参观很难感受游乐之趣。为此,李钊建议买回了18只鹦鹉,又买了狗、猴、山羊等小动物。为了训练这些动物,李钊耐心地与它们相处,慢慢培养感情。渐渐地,小狗认字了,猴子能倒立了,山羊会走钢丝了……几个月的时间,他就训练出了十多个节目。鸟语林也特意开辟出了一个表演场地,让来游玩的市民尽情观赏动物们的演出。
在哈尔滨工作的同时,李钊也在这里成了家,有了孩子,还与动物们建立了深厚感情:狗熊见到他会不断地点头,鹦鹉会张嘴向他问好……李钊说,因为有这么多难以割舍的人、事、物,所以他离不开这里。“也许我去南方可以有更高的工资,但我还是愿意给哈尔滨的朋友再表演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