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特教老师为爱守候“高瘫”爱人 为聋儿撑起一片天
2011-12-15 09:45:23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叶勇 张大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5日讯 什么是爱?当很多女孩纠结于坐在自行车上笑、还是坐在宝马车里哭时,朱春秋毅然推着轮椅,与高位截瘫的爱人丁志共唱一曲“知心爱人”。

  消防兵训练受伤,22岁小伙成高位截瘫患者

  不幸的事情发生在1993年9月6日,还差两个月就将复员的丁志在进行挂钩梯攀楼训练时,左手没能抓住梯子,脚却已经登了上去,一个倒转,从三层训练塔上掉下……因第四到第六颈椎粉碎性骨折,丁志从此再没有站起来,成了肩部以下没有知觉、不能活动的高位截瘫者。

  22岁,从此与病榻为伴。“当时真有些想不开,曾一度想结束生命……”丁志说,是一批批战友前来陪护鼓励,加之自己近3年的军人经历练就的意志,让他渐渐走出生命的阴霾。

  同样是离家的孩子,有着同样的爱心,爱无声降临

  从1994年到2001年,丁志一直在省康复医院进行治疗、康复。期间,医院有一群特殊的孩子,因听力障碍在进行语言功能训练,这让本以为自己无用了的丁志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方向,他开始通过自己的方式和孩子们说话、交流,帮他们训练。

  这期间,一个比丁志小6岁的女孩闯进了他的世界。她叫朱春秋,是这些患儿的训练医生,因家住外地,也在医院住宿。由于和丁志有着共同的“事业”,二人成了要好的朋友。

  2000年11月2日,美丽的太阳岛上一家餐厅内格外热闹,丁志约来一群生活在医院的“离开家的孩子”相聚。席间,朱春秋才知道,这是丁志为她庆祝23岁生日。丁志向小朱袒露爱意,这让小朱十分意外,她犹豫了。

  2001年,丁志被评为一级甲等伤残军人从部队转业,要回老家吉林省长白县。大家将他送上车,车还没到长春,朱春秋的电话就跟了过来:“你到哪了……”只一句,小朱哭了。此时,两人都意识到,爱情已经降临。

  自身残疾,却要为聋儿撑起一片天

  回家后,两人的感情通过电话线不断升温,这段恋情却没有得到双方家人的支持。丁家是老实巴交的乡下人,他们不能把丁志这个大包袱推给一个女孩;朱春秋家更不甘心好端端培养出来的闺女跳进“火坑”……但什么样的冷风都拆不散这两个年轻人。

  2002年夏天,医院的聋儿语训中心办公楼要拆除。聋儿们要各自回家,小朱也要调到别的科去。“这可不行,孩子回家等于放弃了人生的希望。”丁志和朱春秋想到了一起,让患儿康复是他俩的最大愿望。

  丁志又被抬回哈市,小朱也从医院辞职,二人租房子在香坊区通站街办了一家语训中心,将当时离院回家的孩子都找了回来。

  推轮椅的妻子,永远站在丈夫后面

  命运不同,却有着同样的事业梦想和爱心。2004年,丁志给老家打电话称要回去办婚礼,家人都不敢相信,直到二人出现在大家面前,一家人才开始张罗。

  婚礼简单,却非常感人,在场的所有人都落泪了。丁志向朱春秋许诺,会给她一个温馨的家,一份属于两个人的事业。

  一位高位截瘫者和一名健康女孩,难以想象他们的婚后生活如何。小朱说,我们不会有孩子,生活也有很多艰难和遗憾,但有着更多的感动。

  一次,小朱的后背起了疹子,需要别人帮忙抹药,但这对丁志来讲太难了。他努力用嘴叼起筷子,沾上药,往小朱的后背点,可由于用药不均,疹子大发了。到医院时,大夫看到小朱后背上全是不规则的圆点,不客气地说,这是谁干的,哪有这样上药的。小朱眼圈红了……

  作为女人哪有不爱美的,又有哪个不爱逛街呢?一次,丁志要陪小朱去逛街,给小朱买件衣服。但到了中央大街,却发现所有的服装店都有高高的门槛,轮椅进不去。推着轮椅的小朱说,买什么新衣服啊,我永远都在你的后面,你也看不见我……

  清贫的日子并不一帆风顺。语训学校的很多孩子来自贫困家庭,因此丁志免收他们的费用,但却赔光了自己的6万多元复员安置费,最终学校被迫关门。

  他们的故事在香坊大街街道办事处香站地区广为传颂。2009年,在社区帮助下,二人拿到了低保。今年7月,街道办书记杨晶奔波沟通,为丁志一家申请廉租住房。近日,钥匙终于发了下来,丁志和小朱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窝”。

  日前,香站社区举办了“社区感动人物报告会”,丁志与小朱讲完自己的爱情故事,二人合唱了一曲《知心爱人》。记者分别向他们提出同样的问题:“你们俩靠什么走到现在?”二人的回答都是“爱和事业”。丁志说,如果可能,还要和小朱开一家语训学校。而小朱则表示,选择他,我从不后悔,重来一次我还会嫁给他……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