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2月16日讯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亲民服务……年初以来,我市积极将医疗救助作为社会救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序推进,大力保障民生,提升幸福指数,多举措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切实为广大群众撑起一片“绿荫”,尽享社会发展成果。截至10月末,全市支付城市医疗救助资金2345.2万元,支付农村医疗救助资金2180万元。
目前,全市已建立起以资助城乡居民参险、参合为基础,以大病医疗救助为重点,以医疗费减免优惠、临时救助为辅助的综合医疗救助体系,实现了大病医疗救助一体化整合。年初以来,全市支付农村医疗救助资金2180万元,其中,大病医疗救助资金2016.5万元、救助大病人数4630人次,共出资163.5万元、资助54213名农村特困人员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市支付城市医疗救助资金2345.2万元,其中,大病医疗救助资金1792.5万元、实施大病医疗救助6749人次,共出资295.5万元、资助61039名城镇特困人员参加城市医疗保险。
年初以来,我市积极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资助困难人群参保,将资助范围从低保对象、五保户扩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开展门诊救助,逐步降低、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探索开展特重大疾病救助试点;提高救助标准和扩大救助范围,各县(市、区)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有关政策,制定合理可行的医疗救助比例,优化细化了服务保障措施。在大病医疗救助层面,普遍采取新农合、医保报销后,以梯次比例报销个人负担医疗费;对长期患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过大,患癌症等其他重大疾病住院费用过高或虽经补助尚有特殊困难的,经本人申请,民政部门给予一次性补助。全市各地统一确定医疗救助定点医院,在定点医院就医,免收挂号费、诊查费,减免10%处置费、20%辅助检查费、30%床位费和5%药费。
为积极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市民政部门积极主动与市卫生、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协调沟通,加强医疗救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经办管理方面的有效衔接,改进各项制度的结算办法,探索实行“一站式”管理服务,逐步实现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间人员信息、就医信息和医疗费用信息的共享,有效提高管理服务效率,方便困难群众。目前,市区已建立起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平台,实现了一站式结算的信息化管理,收到较好效果。其他县(市)正在积极筹建推广之中,预计年底前,北安、嫩江、逊克将完成“一站式”结算,超额完成省厅下达的50%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