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12月21日讯 送子车安全问题重如泰山。近期,甘肃省发生的特大校车事故再次将送子车的安全问题推上风口浪尖,引起全国上下瞩目和反思。那么,齐齐哈尔市的送子车情况如何?在安全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日前,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杨树清,欣喜地了解到,齐齐哈尔市送子车近三年未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相关经验做法已于近日上报国务院。
12月16日10时许,记者在市党政办公中心采访了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杨树清。据杨树清介绍,齐齐哈尔市现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2510所,接送学生车辆1227台。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首先,把送子车安全问题纳入“一把手”工程,由政府和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管。每次全市安全生产会议,都要就送子车安全工作进行部署,并由先进县区介绍经验,落后县区表态发言。在2010年4月召开的政府常务会上,市长韩冬炎提议,把每年新学期的第一天确定为安全日。2010年7月5日,出台文件,专门对送子车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在今年1月8日召开的全市安全生产会议上,市长韩冬炎专门对送子车安全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6月17日,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吴刚又约谈了送子车安全问题较多的三个县区主要领导,要求限期整改隐患、确保绝对安全。
杨树清说,各级政府对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视,对具备送子车条件的,在市场准入、经营方式、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初步形成了政府、公司和个体三种形式共存的送子车运作模式。讷河市对个体运营公司成立的“状元车队”在油料补贴上予以扶持,对接送学生车辆的营运证、资格证、车辆安全技术检验费用予以减半优惠。依安县对指定的接送学生车辆给予每年4000元或8000元不等的燃油补助。克东县虽然是省级贫困县,但却想方设法,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出资300余万元购买了18台校车,负责全县100个接送站点2800名学生的接送工作,购买了车辆停放场地,每年支出150余万元全额负担校车的加油、保养、维修和驾驶员工资等费用,免费接送学生上学放学,公安交管部门主动上门为18台接送学生车辆办理了落户手续和学生专用校车的相关证照。昂昂溪区每年支付85万元,租赁13台客车免费接送2个乡镇的农村学生。
为确保学子们的安全,各部门协力合作。由市安监部门牵头协调公安、交通、教育等相关部门,从各自的职能出发做好工作,既抓当前,又抓长远。市安委会每次开展全市范围的安检活动都有送子车检查内容,每年都要开展三次专题巡查。学校和幼儿园清楚送子车辆的数量、路线、安全状况和驾驶人基本情况,清楚每台车辆乘坐的学生数量、基本情况,发现问题与相关部门及时沟通;公安交警部门制定出台了《齐齐哈尔市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送子车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成立了专门的治理整顿直属大队;交通管理部门对租用运输企业车辆登记造册、严格管理;安监部门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送子车进行安全检查。昂昂溪区还实行了义务安全员制度,由坐车学生家长轮流跟车,随时监督检查。各学校把学生的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开展形象生动、形式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严格要求学生不坐超员送子车;交通运输和公安交管部门每月定期对驾驶人开展安全教育,强化驾驶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积极倡导“礼让校车”理念。大力宣传针对校车安全开展的专项整治,明确黑校车、带病校车和非法营运校车的社会危害,形成全社会对送子车齐抓共管的态势,收到了良好效果。
杨树清对记者说:“全市送子车共1227台,是属于7座以上的小型客车,现在学生的安全感增强了,家长放心了,学校也省心了。其中,克东县的18台车,是属于免费的校车,整个送子车的运行是平稳安全的。”
杨树清表示,虽然齐齐哈尔市目前取得了一些成绩,比较平稳,但送子车的安全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目前,齐齐哈尔市学校的送子车尚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从本地情况看,齐齐哈尔属经济欠发达地区,送子车的总量还不够,一些学校的车辆常常需要往返几次才能完成运载任务,耗时费力,加大了运营成本。二是由于齐齐哈尔市农村实行撤乡并村、教育资源整合、集中办学,而村屯相对分散,距离学校较远,路况较差,管理难度大,接送学生车辆安全隐患问题较为突出。三是从政策方面看,还缺少更高层面的政策支撑。如送子车作为新生事物,是否应比照农村客运班线享受油补等待遇;送子车是否应列入特种车辆管理,技术指标是否应该更高,检测、检验周期是否需要更短等等。如果这些方面能够得到解决,送子车的安全工作将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