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轻信无抵押无担保贷款 市民手机银行被骗20万
2011-12-21 10:56:2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董晓航 李玉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1日讯 近日,一市民轻信手机收到的一条“无担保无抵押,当天放贷”的信息,开通了手机银行后,被对方以“验资”为由骗走20万元存款。

  近日,市民李某报案称:其手机收到了一条“无担保无抵押,当天放贷”的信息。由于李某资金周转不灵,急需用钱,遂按着信息上的电话打了过去,对方称可以贷款,甚至利息比银行的还低。

  按照放款人的“验资”要求,李某到银行办理一张存折并存入20万元,接着又按照对方提供的手机号码办理一张与存折关联的银行卡并开通手机银行,按照对方要求将办卡密码设置为自己身份证的前三位+后三位数字,后又将银行卡密码重新更改。一切事项均已办妥后,放款人答应跟李某见面。半个小时后,李某拨打放款人的电话发现已经关机。此时李某有所警觉,赶紧查询银行卡余额发现,在短短的半个小时内,20万元已被分六次转走。

  据经侦支队一大队民警韩巍介绍,目前,犯罪嫌疑人通过手机广泛发布“无担保无抵押,当日放款”的贷款信息。一旦受害人主动给嫌疑人打电话,嫌疑人就会以贷款需要“验资”为由,叫受害人用嫌疑人提供的手机号码开通手机银行,而非受害人本人的手机号。嫌疑人则可通过手机查询受害人的账户。为赢得受害人的信任,嫌疑人会让受害人更改开通手机银行的银行卡密码,但由于银行卡密码和手机银行密码为两个独立的密码,也就是说不管受害人在ATM机上将银行卡密码修改了多少次,也不会影响到“手机银行”的密码使用。所以在受害人更改了银行卡密码后,手机银行的密码并没有变化,犯罪嫌疑人依然可以用手机银行进行转账业务。

  为此,警方建议银行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不断完善手机银行的管理制度。市民应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信不法分子的“验资”、低息贷款等诈骗借口,在柜台开通手机银行时务必使用客户本人的手机号码,使用他人手机号码可能产生资金风险。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