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尔滨市呼兰利民开发区十天为农民工讨回7000万元欠薪
2011-12-30 07:21:51 来源:生活报  作者:王妮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2月30日讯 27日,来自辽宁省的农民工金树利在哈市呼兰利民开发区劳动监察室内,笑逐颜开地数着刚拿到手的37万元工钱,这是他和工友半年多的血汗钱,他终于可以和工友们钱包鼓鼓地回家过年了。仅仅10天时间,利民开发区管委会成立的农民工欠薪追讨工作小组,通过启动工资保障金、对恶意欠薪企业负责人刑拘等措施为5000多名农民工追讨回7000多万元工钱。

  12月初,年关将近,利民开发区的一些工地纷纷停工,可很多工人却拿不到工资,只能住在工地等待。

  12月8日,呼兰区委书记张万平主持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农民工讨薪问题;12月16日,利民开发区管委会成立了农民工欠薪追讨工作小组,管委会副主任任组长,劳动监察中队、建设规划局、信访办和呼兰公安分局、区法院的主要领导担任成员,多管齐下,帮助农民工讨薪。

  据利民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农民工欠薪追讨工作小组副组长郭宏伟介绍,今年,利民开发区开工建设的项目较多,涉及开发企业43户,建筑公司82家。“在这些企业中,欠薪的就有41家,一半的企业拖欠了农民工工资。”

  金树利和190多名工友,一起受雇于哈尔滨源泉劳务有限公司,到一个工地包了力工、瓦工等工程的活。活干完了,劳务公司先支付了115万工钱后,余下的工钱却迟迟不给。后来,金树利和工友一起到利民开发区劳动监察中队投诉。

  农民工欠薪追讨工作小组自成立之日起,主要领导现场办公,调查各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研究追讨工钱的方法。

  “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有很多原因,但我们经过调查,总结出了主要的四大原因。”利民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农民工欠薪追讨工作小组副组长张树仁说。

  这四大原因,一是一个工程层层转包,有的工程最多出现5次转包,造成欠薪主体不明确,农民工不知道向谁讨要工钱;二是工头没有和工人签订劳动合同,讨薪证据欠缺;三是一些建筑商确实资金紧张;四是少数企业存在恶意欠薪行为,有钱却不给农民工发工钱。


 

  针对这些欠薪原因,追讨小组制订了相应的5种清欠办法。

  一是排除层层转包情况,将建筑商和开发商作为欠薪主体,对这两个单位说话。劳动监察中队先行启动“工资保障金”,支付农民工工资。

  二是如果工头和工人没有劳动合同,劳动监察中队就到工地调查,搜集证据,让工友们相互作证,确定存在的劳务合同关系。

  三是如果一些建筑商确实没钱支付工资,劳动监察中队就让开发商用后续工程款“垫付”,并到劳动部门备案,优先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再偿付其他费用。

  四是对于少数企业恶意欠薪行为或经劳动部门协调仍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建筑企业,劳动监察中队将其移交给呼兰公安分局,以恶意欠薪进行立案调查,对涉及案件的主要负责人进行抓捕,并采取强制措施令其支付工钱。同时,对恶意欠薪的开发商、建筑商、劳务公司,尤其是挂靠公司,建设规划局取消企业明年的市场准入,不再审批新项目。

  五是在劳动部门协调后,开发商或建筑商仍没有支付工人工资能力的,将案件移交至法院,由法院进行立案裁定,封存开发商或建筑商的财产,实行强制执行。

  “这几年人工费上涨快,—个工程的人工费占工程款的30%,而开发商的工资保障金最高才按5%缴纳,—旦发生欠薪,保障金不够支付工钱。”利民开发区劳动监察中队中队长程志铁说。

  哈尔滨宏旭开发公司在“香榭丽舍”项目中,拖欠农民工工资600多万元,建筑商仅支付了400多万元,劳动监察中队启动了工资保障金,将开发商缴纳的100万元工资保障金为部分农民工发放,然后将案件移交法院,让开发商在15天内补交工资保障金,最终将工钱全部如数发给了农民工。

  “五项清欠措施实行后,一些建筑商和开发商在劳动监察规划部门的监督下,直接给农民工支付了工钱,但也有少数企业仍拒绝支付,由公安部门立案,将相关责任人刑拘。”郭宏伟说。

  在讨薪小组接到的426起投诉中,5家企业欠薪责任人被呼兰公安分局立案调查,对欠薪企业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其中包括东桥国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杨玉东、黄兴林,源泉劳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春生,恒北建筑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明,百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国锋,地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白英斌因恶意拖欠并拒绝支付农民工工资380多万元,被公安部门以“恶意欠薪”刑事拘留,成为呼兰区因拖欠农民工被刑事拘留的第一人。

  在呼兰区委区政府和利民开发区管委会的积极工作下,至12月26日,追讨小组就为5000多名农民工讨回7000万元工钱。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