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哈市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12-01-18 09:10:08 来源:生活报  作者:张立 赵博 冯婧懿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过去那5年幸福回味多多

  空间更广阔

  ●城市版图加大

  生活报1月18日讯 通过建设北国水城、科技创新城、工业新城、群力、哈西、哈东等新城区,实现了城市发展空间向北跨越、向南拓展、向县域延伸,使哈尔滨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道路更通畅

  ●新改建道路667条

  新改建各类道路667条、桥涵121座,维修道路3686条(段)。

  松浦大桥、松花江公路大桥西桥、阳明滩大桥相继建成通车,依兰松花江大桥顺利推进。

  新建哈阿快速干道,打通长江路,拓宽改造哈五路、哈双北路、东巨路等出城口道路,绕城高速全线建成,中山路、机场路、文昌高架桥、征仪跨线桥等交通干道贯通城区,地铁1号线、哈西客站等工程进展顺利,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生活更舒适

  ●供热:集中供热达72%

  哈市四主城区居民全部饮用磨盘山水,103万户居民用上天然气,集中供热普及率由61%提高到72%,累计拆炉并网、限期治理超标排放燃煤锅炉3360台。

  ●垃圾处理:提高到75%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54%提高到75%,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

  ●公交车:更新3200台

  五年累计更新公交车辆3200余台,开辟调整公交线路74条,农村客运班车通村率达100%。

  ●教育:资助贫困生62万人

  哈市教育公平进一步显现,累计创建标准化学校400余所、资助贫困学生62万人次。

  ●污染:空气污染物减11.7%

  水、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分别减少17.8%和11.7%。松花江干流出境水质主要污染物下降21%。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基本实现污水全线收集和集中处理,阿什河清淤工程全面展开。

  ●安居:建保障房9.9万套

  累计拆迁改造棚户区1235万平方米,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9万套,发放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2.4亿元、廉租住房补贴1.9亿元,实物配租廉租住房8777套。公积金用于保障房建设资金22亿元。

  哈尔滨成为全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2011年旅游总收入457.8亿元,比上年增长20%,是2006年的2.7倍。

  哈市地区生产总值跨越两个千亿元台阶,预计2011年超4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以上,五年年均增长13.2%。

  预计2011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012亿元,五年累计实施亿元以上大项目1833个,完成投资3788亿元。


  未来5年还将收获多少幸福

  翻开《政府工作报告》,哈市新五年发展的画卷让城市的轮廓更清晰,方便、满意、幸福的民生清单更是温暖人心。2016年,让我们拥抱希望,走进新冰城。

  社保

  医疗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

  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实现城乡全覆盖。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城区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基本实现全覆盖。

  户籍

  百万农民进城镇

  户籍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提前实现百万农民进城镇。

  教育

  幼儿园

  毛入园率达75%

  城区和县镇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75%。

  管网改造

  完善备用

  水、气、热源

  加快水、电、气、热管网升级改造,完善备用水源、气源、热源。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集中供热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85%、91%和85%以上。

  工业

  做大

  云计算企业

  加快引进并做大云计算企业,争取成为国家云计算试点城市。抓好科技创新城、工业新城等大园区建设。利民开发区建成医药产业园,宾西开发区实现加快发展。

  交通

  再增跨江通道

  五年后,哈市通地铁1号线,启动建设地铁2号线、3号线;加快推进新滨洲桥、滨北公铁两用桥等跨江通道建设,拓宽打通一批城市主次干道,配套建设松北、哈南、群力、哈西、哈东等新区市政道路。

  文化

  打造国际音乐盛会

  未来五年,冰城将把“哈夏”音乐会打造成全国一流和国际性的音乐盛会,把平房动漫产业园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动漫网络游戏产业聚集地。确保哈尔滨大剧院、音乐厅等文化基础设施建成并良性运营。

  车站

  建成松北火车站

  抢抓太平国际机场扩建契机,规划建设空港物流经济区。力促哈佳、哈牡高速铁路开工建设,确保哈西客站按期建成投入使用,加快改造哈尔滨既有火车站,建成松北火车站。

  企业

  厂办大集体

  改制全面完成

  力争用五年时间,国有企业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全面完成。发展大宗物资交易市场及期货市场。新增上市企业15至20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力争非公经济比重超过60%。

  赵博/制图

  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新增55万

  就业

  新增55万

  翻一番

  收入

  翻一番

  城乡居民收入达到4万元和2万元左右,比2011年翻一番。

  新建12万套

  保障房

  新建12万套

  新建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2万套,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

  超300亿斤

  粮食

  超300亿斤

  粮食生产能力超过300亿斤,粮食由食品加工向化工产品加工拓展。


  2012多少幸福在望

  地铁年底通车 医保门诊统筹 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2012年是哈市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将掀开哈尔滨大发展的新篇章。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哈市将重点抓好城管、城建、民生、现代服务业等多项工作,让城市大变样。

  民生

  基本实现新农保城居保全覆盖

  安居:建设保障房3.9万套

  必须在注重质量和公平的前提下,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确保今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9万套,为1.5万户群众提供廉租住房保障、发放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

  就业:新增10万人以上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就业培训,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指导援助。全面落实小额贷款担保等扶持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开发公益性服务岗位。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

  养老:新增社会办养老床位1000张

  年底前基本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全覆盖,未转非被征地农民应保尽保。扩大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受益面,资助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和60周岁以上老人参保参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新农合统筹区域内政策性报销比率75%以上。

  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将残疾人康复治疗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实现工伤、失业保险市级统筹。新增社会办养老床位1000张。

  教育: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50所

  新建中小学校4所,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50所,新改建公办幼儿园78所。实施校舍、校车、校园周边秩序整治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专业化实习实训基地4个,启动建设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建立健全入学和助学机制,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

  就医:财政每年5000万直投医疗

  完成3所市直医院、4所区县医院和10个区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从今年开始,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市直医疗机构建设。推进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启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试点。启动国家级“电子病历”试点,建立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文体:哈尔滨音乐厅投入使用

  力争哈尔滨音乐厅和城乡规划展览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哈尔滨大剧院主体封顶、职工文化中心完成配套工程。加快建设平房动漫、印刷出版等6大文化产业园区和冰上舞蹈杂技创作演出等4大基地。高水平办好第三十一届“哈夏”音乐会。全力实施八区体育场综合改造工程。

  推进华南城双城果蔬物流基地建设

  现代服务业

  旅游业:启动四季冰雪乐园发展赛艇帆船

  抢抓中俄两国互办“旅游年”活动契机,做好“冰、雪、山、水”旅游文章,提升“冰城夏都”旅游品牌。冰雪游重点启动四季冰雪乐园等新项目。

  湿地游重点推进道外滨江湿地、太阳岛东部湿地旅游景区、狗岛湿地休闲运动场和伏尔加庄园二期等项目,加快发展赛艇、帆船等高层次旅游项目。

  深度挖掘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文化、红色、农业、工业、乡村旅游资源,搞好规划布局、产品开发和旅游名镇建设。确保全年旅游总收入增长20%。

  金融业:力争花旗、渣打等银行入驻

  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力争花旗、渣打等银行入驻。启动城郊联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继续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范围和规模,全年金融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

  物流业:启动哈尔滨内陆港异地扩建

  重点推进华南城、双城果蔬绿色有机净菜物流基地等重大物流项目建设。适时启动哈尔滨内陆港异地扩建。确保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

  信息服务业:主打云计算

  加快发展云计算产业,推进哈南“中国云谷”和松北“云飞扬”基地建设。推广信息服务在农业、物流、安防、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会展业和商贸流通业:构建松北、哈南、群力、哈西等新商圈

  加快建设国际农业博览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展会,确保会展业综合收入增长20%以上。加快改造南岗、道里、道外、香坊等传统商圈,构建松北、哈南、群力、哈西等新商圈。落实国家和省“稳价保供”政策,突出抓好“米袋子”、“菜篮子”。

  城市管理

  开展

  “城市管理年”

  升级改造旧有居民庭院1027个、社区休闲健身广场20个,新建改造水冲式公厕50座。

  成立社区物业服务站121个,实现老旧住宅物业管理全覆盖。加快群力西区集中供热等热源项目建设,拆并一批小锅炉。

  规范路边停车,新建社会停车场30处,新增停车位1.2万个。

  新增大容量绿色环保公交车300台,更新300台。

  公共安全

  建立健全食品

  安全追溯体系

  加强城乡社区和基层自治组织建设,集中建设一批2000平方米以上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今年绝大多数群众不支持的项目不立项。全力化解信访积案。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生态环境

  松花江干流

  达国标三类水质

  完成何家沟、马家沟郊区段整治、清水水源工程和信义沟双线截流。松花江干流水质基本达到国家三类标准。松北水网体系开挖渠道45.1公里,新建桥梁30座。启动江北区域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园区建设,推进双琦废弃资源利用示范厂改扩建和餐厨废弃油脂综合处置厂建设。

  科技

  完成科技攻关

  项目100个以上

  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61.6亿元,全年专利申请量增长20%。重点抓好发电设备、汽车制造、新媒体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铝镁合金加工、优质动物疫苗等高新技术产业链。全年完成科技攻关项目100个以上。加快光学电流互感器、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等产业化进程。

  城市建设

  启动

  多个城建大项目

  重点启动建设王岗、一苗圃高架桥等南部联络线工程,完成保健路、八区地道桥续建工程。完成农村公路改造500公里。推进江北百公里滨江景观大道建设,确保呼口大桥通车。

  地铁1号线一期力争年底前实现试通车,二期工程和哈西客站地铁联络线建设加快推进。

  启动花园街保护街区、东西轴线景观大道和空港大道新区联络空间等区域综合改造。

  大项目

  重点项目

  开工300个

  开展“项目落实服务年”活动,确保今年市重点项目开工300个、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新谋划3000万元以上项目1000个、亿元以上项目500个。

  同时,哈市将加强与世界500强等重点企业对接,力争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以上,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实际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新建市级以上中小企业创业基地20个。

  农业

  做大

  稻米乳品产业

  落实“一圈两带”蔬菜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搞好五常万亩设施蔬菜园区建设。做大稻米、乳品等10大产业链,新建续建投资亿元以上绿色食品产业项目12个,市级龙头企业增加到130家。突出抓好10大牧业龙头企业和30个生产基地建设,引进投资超亿元畜产品加工企业5个。

  工业

  抓好哈药总厂

  优化调整改造

  重点抓好哈药总厂优化调整改造、东轻超大规格铝板带材等重大技改项目100个,启动实施兵装集团地源热泵、富霖芯片等新兴产业项目100个。率先发展经开区、高新区、宾西、利民4个国家级开发区,力争产业集中度达到50%以上。力争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达45户,规模以上企业1000户。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