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哈尔滨市政协大会发言摘编 校车应享优先通行权
2012-01-18 09:28:2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18日讯 在17日召开的哈尔滨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政协委员陈健、民盟哈尔滨市委员会、农工党哈尔滨市委员会、民进哈尔滨市委员会分别就《关于谋划推进东部地区统筹开发改造的建议》、《加速打造哈尔滨特色文化品牌的建议》、《加大政策调整力度尽快开通社区医保》、《哈市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问题应引起重视》等题目作了大会发言。

  哈市政协委员陈健:哈东地区打造宜居家园

  陈健建议,哈尔滨东北地区应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建设北方田园型新城区。在区域功能定位上,北部作为科技创新基地;南部承接科技创新成果,实现哈市工业的再造;东部地区则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其自然、社会资源禀赋和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方向,建设现代物流、旅游业为主导的北方田园型新城区。一是发挥招商大项目带动作用,培育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带,打造辐射全省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市场信息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仓储集散中心。二是统筹开发东部山水资源,突出特色景区建设,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打造具有北方田园特色的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区。三是秉持生态修复理念,以阿什河流域生态整治和城乡统筹为着力点,以国家级城镇综合发展改革试点地区为示范,建设若干旅游名镇等特色小镇,创建生态宜居家园。

  民盟哈尔滨市委员会:丰富湿地、冰雪文化

  近年来,冰雪文化蓬勃发展,“湿地文化”开显生机和活力,“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不断提升档次,“冰城夏都”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民盟哈尔滨市委员会建议,要进一步整合冬季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夏季的“哈尔滨湿地文化节”,使其文化内涵更加丰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冰城夏都”建设上来。要在“冰上舞蹈《COOL哈尔滨》”、“松花江畅想曲”等知名品牌基础上,借鉴外地经验,结合地域特点,打造出更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固定品牌。建议在伏尔加庄园开发俄罗斯风情歌舞晚会,在道外中华巴洛克开发“二人转、闯关东影视基地”,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附近打造“北方民俗风情表演”。同时发挥地缘资源优势,探索打造新文化品牌。

  农工党哈尔滨市委员会:开通社区医保设家庭病房

  目前,哈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经实现了对城区人口的全覆盖,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6个,“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已经形成。

  农工党哈尔滨市委员会在走访中了解到,哈市目前大多数社区医疗机构尚未成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社区门诊医疗只能使用个人账户和自费,使享受医保的人群很难实现在社区医疗的优惠。

  农工党哈尔滨市委员会建议,健全医保进社区制度,首先医保政策要下移。第二开设家庭病房,据测算:老年人去医院看病,检查、化验、取药都要排队,无效时间占近70%;家庭病床的设立,老年患者在家中就能轻松就医。此外,要建立社区门诊统筹。在社区开展门诊统筹可参照人群疾病的患病率、就诊率、个人负担比以及现行的医疗保障水平,开设普通门诊、慢性病门诊、健康保健等,以适应多层次人群的需要。

  民进哈尔滨市委员会:政府应支持推广专用校车

  目前,哈市共有送子车公司34家,行车路线百余条,车辆1816辆。以福田、金杯、微型小面包车为主要车型。从业人员2300余人,日搭乘学生3.2万人。虽然哈市较早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但受扶持政策、资本运营实力等因素影响,仍存在诸多问题。

  民进哈尔滨市委员会建议:哈市首先要明确校车的公共产品属性。尽快解决校车的“身份”,明确归属,纳入公交范畴。

  其次,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全面叫停不符合校车标准的校车进入市场,整合现有送子车公司,实行股份制或实施兼并,成立专业校车公司,纳入公交管理。政府出资结合企业筹资、融资购车或租车,并搭建覆盖全市的校车线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再次,加大校车的通行管理力度。哈市应明确校车的优先通行权,允许校车享有公交车的通行权。最后,完善相关的优惠政策。政府充分利用税收杠杆、财政补贴等政策工具,支持专用校车的推广和普及。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