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2月21日讯 加快转型发展,推进跨越提升,全力推进建设经济强市步伐。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民生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的双鸭山市,未来五年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三步走”发展战略,以打造经济强市为目标,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五区一城”建设,做强做优“七大主导产业”,加快实现综合实力跨越提升,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四个文明”同步推进,努力建成一个以实力、秀美、幸福为主要标志的现代新兴工业城市。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左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和10%左右。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19%……
突出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构筑新型工业体系;突出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突出第三产业振兴,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突出功能品位提升,加快打造山水生态名城;突出地域特色构建,加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突出民生质量改善,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未来五年是双鸭山抢抓机遇、转型发展、跨越提升的关键时期,所以,双鸭山锁定目标、创新举措、真抓实干,全面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步伐。
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结构取得战略性调整,城乡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民生质量得到实质性提升……双鸭山这个资源型城市就“由旧换新”、“从弱变强”。
近五年来,双鸭山市坚持“生态、平安、富裕、和谐”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三步走”和“五区一城”战略目标,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跨越赶超,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全市主要经济指标连续8年保持高增长,形成了新一轮跨越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强劲态势。
综合经济实力实现了由全省后排向第一梯队的迈进,按照市地综合实力14项评价指标测算,双鸭山市进入全省第一梯队的目标基本实现。
地方财政实现了由弱势财政向实力财政的转变,县域经济实现了由常态发展向持续赶超的跨越,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市;经济结构取得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变,全市累计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08.5亿元,是前五年总和的4.6倍;实施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354个,超亿元项目87个,累计完成投资342亿元。主导产业实现了由“一煤独大”向“七业并举”的转变,非煤产业比重提高到55%。
城乡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五年来,城市建设累计投资47.5亿元,是前五年的8.3倍。先后改造农村泥草房5.7万户,建设通村公路1667公里,新建和改造村级活动室182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村公路硬化、村村建成标准活动室、农村饮水基本安全。建成了12个引领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示范村,有效带动了新农村建设层次和水平大幅提升。在全省率先推进了以整合城乡建设资源、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为目标的8个“时代新城”建设项目,可搬迁农户1.2万户,吸引5万农民进入城镇,拉动城镇人口增长6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增加到39.7%,有望进入国家森林城市行列。
民生质量得到实质性提升。接续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任务97万平方米、安置居民1.1万户。累计拆迁棚户区2.9万户、136万平方米,开工棚改住宅面积301万平方米,竣工178万平方米,安置居民2.9万户,入住居民1.6万户。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220.7万平方米。城市和村镇人均住房面积分别增加5平方米和2.1平方米。新建省级标准化学校100所,改造和新建市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50所。累计新增就业11.7万人,1.4万名贫困职工脱贫,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翻了近一番和一番多,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逐年提高。
今天的双鸭山,变化之新,变化之快,变化之大,让人咂舌。
按照市委提出的“三步走”目标和双鸭山市“十二五”规划及今后的发展取向,展望未来,到2020年,一个具有持续发展后劲的实力双鸭山、独具特色魅力的秀美双鸭山、社会和谐进步的幸福双鸭山将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