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5日讯 新年伊始,为进一步了解市民心愿,反映市民心声,国家统计局佳木斯调查队开展了一次“2012百姓期盼”走访调查。本次调查共抽取城区500位来自各行业、不同阶层的市民。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被访者对2012年政府工作充满信心,并对2012年经济社会生活表达了九大期盼。
一盼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2012年,“期盼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成为市民关注的首要热点。调查中,80%的被访者期盼佳木斯市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并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市民,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市民幸福感日益增强。
回应: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 %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 ‰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应该说,上述目标的确定,充分考虑到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注重了与“十二五”规划目标相衔接,也注意与省政府目标任务相一致,更顺应全市人民希望快发展、惠民生的真诚期待。而这个目标,相信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二盼食品安全,保障身体健康
调查中,健康问题引起众多被访者的关注。76%的被访者市民担心瓜果蔬菜农药超标、食品中添加剂的不正常使用,餐饮业食品卫生等等。市民期盼新的一年能够吃上放心食品。另外,多数市民对于我市推广“快乐舞步”健身操的做法表示支持,希望增加公共休闲健身场所,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
回应:2012年,我市将继续加强市场监管,强化工商、质检、酒类、畜牧、食品药品的监管和检测,让百姓吃上放心食品,推进食品放心城建设。
三盼物价涨幅继续回落保证生活质量
2011年,我市物价持续高位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累计上涨5.7%。特别是粮食、食品价格上涨较快,给广大市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佳木斯市政府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看紧粮袋子、菜篮子,稳定生活,安定民心,使季度涨幅呈现拐点,1-4季度涨幅分别为5.9%、6.3%、7.0%、3.7%。调查显示:仍有77%的被访者希望物价涨幅继续回落。市民盼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大物价调控力度,特别是对蔬菜、粮食等加强调控,让生活消费必需品价格都能降下来,以降低生活成本,减轻生活压力,保证生活质量。
回应:2012我市将着力强化食品安全和质量的监管,确保城乡居民吃上放心食品,形成食品安全放心的城市形象,继续加强蔬菜基地建设,总结推广市政府和农垦科学院合作引进以色列大棚技术,全市建设蔬菜基地67万亩,新增8.4万亩,延长地产蔬菜供应期。
四盼加大投入,缓解“看病贵”
调查中,70%的被访者认为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亟需破解的难题。多数被访者表示,在遇到头痛脑热小病时,一般是凭感觉到零售药店买药吃;在连续三五天吃药不见效后,才不得不到医院就诊。在遭遇大病时,只有病情相当严重时才会考虑到医院住院治疗。为此,市民期盼政府本着就近、方便、降低医疗费用的原则,加大对社区公共医疗基础设施的投入,让市民能够更方便的实现社区保健就医。同时,期盼医院提升服务素质,降低医疗和药费标准,让市民看得起病,住得起院。
回应:2012我市将积极推行三级医院领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模式,全市市区及各县(市)要全面落实并完成社区卫生医疗中心建设并纳入财政扶持运行,方便群众,让群众满意;加强特色医疗专科建设,市中心医院、佳大附属医院率先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和专家名医,让百姓不出市就能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五盼供热供气有保障,畅享安心生活
去年冬季以来,佳木由于热源、气源不足、供热不达标等多种原因,市民对供暖质量不好、分区供天然气等问题反映强烈。调查中,83%的被访者认为供热、供气问题是影响百姓日常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广大市民期盼新年保障供热、供气质量,实现供热、供气充足,满足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让市民畅享安心生活。
回应:2012要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层面的全覆盖,探索实行低保家庭就医、上学、供热、供水、供气、公租房、法律救助等“一卡通”管理模式,建立群团、财政、各民间协会等扶助联席会议制度,让救济最大限度发挥作用;还将开工建设一座日焚烧900吨的城市垃圾处理厂;西区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营;投资1亿元建设城区排水工程;启动全市供热规划设计,规范热源热网用户三者关系,重点解决热源不足、热网不畅、小锅炉弃管问题,让群众住上暖屋子;市区投资1000万元,新增燃气管线26公里,新建液化气汽车加气站2座、燃气汽车加气子站3座,新增天然气用户1万户。扩大城区和各县(市)天然气普及率。
六盼教育公平,减轻家庭负担
调查中,82%的被访者表示特别关注“子女教育”相关问题。目前,家庭教育支出增幅已远超过收入增幅,其中中小学学生课外补课问题是众多学生家长关注的焦点。市民期待新年政府能够切实加强解决这一问题,加强对教育收费的监督检查力度,提高教师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严禁在岗教师校外补课;消除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划分,保证教育公平;严格治理学校乱收费;加大对公立幼儿园建设支持力度;加强民办幼儿园建设;多一些又好又便宜、老百姓上得起的幼儿园,减轻家庭教育负担。
回应:2012我市将加大教育投入,今年投入达到一般预算的20%。市财政安排500万元教育专项基金,用于校长培训、学生心理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国际交流,让学生健康学习,获取最佳知识,力争用两年时间高考排名进入全省前三名;加大校舍安全工作,今年全部完成市县(市)区D级C级校舍安全修建工程;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支持力度;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监管,多形式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市县财政安排资金,所有城区和中心镇临街学校门前全部安装减速带、红绿灯、划上过街斑马线。城镇所有学校旱厕全部改为水厕;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支持力度,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监管,多形式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加强学校周边的环境整治,环境秩序井然。特别对餐饮、食品销售严格管理,让学生吃得放心;公办寄宿制学校,食堂一律不准对外承包,各级财政给予相应补贴;下决心解决好学校校车问题,让孩子高兴上学,安全回家。
七盼扩大就业,保护劳动权益
调查中,65%的被访者盼望政府在新的一年里,扩大就业面,特别是为下岗职工、进城务工人员、新毕业大学生等人群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另有85%已经实现就业的被访者期望自己的劳动权益得到充分保护。期待2012年“加班能加薪”、“法定休假有保证”、“工作单位都按规定缴纳‘三险一金’”等劳动权益能够真正享受到。
回应:2012我市将完成阳光工程培训1万人,有组织转移劳动力35.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5亿元;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小额担保贷款投放1亿元,扶持微小企业5000户,新增创业小老板5000人;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层面的全覆盖,建立群团、财政、各民间协会等扶助联席会议制度,让救济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八盼优美环境,提升幸福指数
调查中,75%的被访者认为,我市的市容环境有了很大改变。道路更宽了,城市绿化更好了,生活在城市中更加舒心了。但部分路段道路不平、车辆乱停乱放、垃圾清运不及时、行人横穿马路等不良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影响了城市文明。65%的被访者期盼在新的一年里,政府相关部门能强化职能作用,落实问责,注重细节,打造更加洁净、有序、优美、文明的城市环境,让市民生活得更舒适、更快乐、更幸福。
回应:2012我市将改造棚户区60万平方米,新建廉租房1300套,公租房700套,新增租赁补贴1000户。确保2010年征收户今年年底回迁。改造农村泥草房1.5万户、120万平方米;改造旧小区37个,将弃管和管理不到位小区,按新机制成立社区物业服务站40个,除收取物业费外,政府每站年补助4万元;启动江边游泳区规划建设,修建沿江锻炼跑道,在柳树岛建设大型电子屏幕和钟楼;加大城区现有公园绿地亮化等设施维修和保护力度,规划建设博爱主题公园和知青纪念碑。
九盼强化治安,维护社会和谐
调查中,65%的被访者认为我市的社会治安状况一直都很好,另有32%的被访者认为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改善。但“交通事故、入室盗窃、扒窃”仍是影响市民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市民期望有关部门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回应:2012我市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全面落实责任制,市财政投入1200万元在市区配备消防举高车,保证我市高层建筑应急安全;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市政府和市移动公司合作,市区安装3300个探头,重点区域实现全覆盖,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并提高对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防灾减灾监督能力。积极化解积案和群众反映的诉求,市政府每月一次集中听取重点和难点问题,决不让能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