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4日讯(于海霞 记者 高长利)“院子里边养猪养鸡、房前屋后栽花种树、打工忙田两样不误、劳务家务统筹兼顾、小本经营也能致富”,这是近年来黑龙江省同江市农民巧打时间差、发展庭院经济、守家创业的真实写照。
如今,同江农民的生产生活观念在悄然的发生着转变,改变了以往农闲时节,闲置在家,无所事事的生活态度,他们利用短暂的农闲时间,为更多的增加收入,巧打时间差不等不靠,围绕“家”字做文章,瞄准市场行情,大力发展具有“短、平、快”优势的庭院经济,使方寸之地变成创收之所。
同江镇新中村村民常连忠就是发展庭院经济栽植平菇的典型代表,今年老常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创新了栽植方式,不仅扩大了种植规模,而且还改善了平菇的栽植环境,给他的这些致富“宝贝”新建了两栋200平米的保温房,让它们搬进了新的住所。蘑菇的新家采用保温材料建造,而且室内还有供暖设备,温室结构既密封保温,又便于通风降温,使平菇的生长时间进一步延长。常连忠高兴的说:咱们有了这种保温房了,采用通暖气的办法,从我们动手到结束,市场价格最高的时候,依然有平菇上市。我们的五千个菌棒就顶上别人种十垧土地的收入,像我们今年新建的屋子,能装一万七千多个菌棒,按照同江市场现在的价格来看,今年总体看,纯盈利不会低于20万,甚至能达到24万左右。随着农闲人不闲的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在老常的带领下,全村越来越多的农民重视起了庭院经济,这里的农民都为这些平菇建起了保温房,种植时间也由原来的一年两个季度延长到四个季度,效益非常可观。
无独有偶,在向阳乡也有一位致富能人,走近向阳乡燎原村,提起李明才可是家喻户晓,今年53岁的李明才念活了“豆腐经”,每天去他家买干豆腐的人络绎不绝。199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明才发现干豆腐在市场上挺畅销,投资也不大,而且生产下来的副料还可以喂猪,搞养殖。农闲时节经过细心摸索,不断钻研技术。他的小豆腐房终于开张了,没想到效益格外的好,经过几年的研究,他熟练地掌握了从选豆、泡豆、磨浆、熬浆、点豆腐、泼浆、压包到成品等一整套制作过程,成了干豆腐制作的行家里手,同时他还对传统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技术革新,生产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干豆腐,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此同时,李明才还利用生产干豆腐的副料,发展生猪养殖,形成了一个小有规模的产业链。2010年,他家的收入就达到了8000余元。目前,他家干豆腐日生产量可达40公斤,年收入达2万余元。
如今,农民自家的土特产行情越来越被看好。依靠农村土特产增收致富已经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该市各乡镇也创新思路,积极服务于农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引导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并且各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政策、技术、培训集中向农民倾斜,使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有效解决了农民农闲问题,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