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0日讯 高新区致力于发展“两主三高”、林源化工园区兴建石化基地、铁人园区瞄准石油装备制造业,杏山园区青睐农畜产品加工……日前,记者从大庆市工信委获悉,大庆市16个工业园区个个“长”得有特点,形成了石化、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和建材等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搭建起接续产业的基本框架。
工业园区是企业和项目的承载者,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大庆市工业园区起步较早,但由于多种因素,各园区一度存在项目摆放不合理、个性不明显、主打产业不突出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大庆市对各园区的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通过龙头项目带动、骨干企业拉动、优势产业牵动,引导规划新建项目、企业按照产业特点“对号入座”,使各工业园区实现了特色发展。
日前,记者在龙凤光明产业新城看到,挖掘机、起重机等重型设备往来穿梭,数百名工人遍布项目区,16个新建续建项目在园区内扎堆开工。管委会副主任邢金辉说:“除了建设速度快,项目专业化也是园区发展的亮点,园区项目多集中在新型建材、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其中,主导产业节能环保类项目有20个,占项目总数近六成。”
和龙凤光明产业新城一样,目前大庆市各工业园区都具备自己的产业方向和产业特质。据记者了解,现在大庆市按照业已确定的项目摆放原则,正积极引导企业及项目按照产业特性摆放到对应园区。今年,全市入驻园区的201个项目,就基本做到了“对号入座”。
园区特色化发展已成为各级决策者的共识。在去年年末,红岗区就着手整合域内工业园区,将原有的庆南和铁人园区合并成为大庆铁人工业园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闫德表示,目前,园区内现有装备制造业企业达100余家,占企业总数一半以上。而今年计划引进的项目,还是要紧盯装备制造业。
“园区对大庆经济发展举足轻重,去年,园区对地方工业贡献率达到六成,今年将突破七成。”市工信委园区管理科主任赵文江表示,今年将继续加大园区专业化扶持力度,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原则,集中力量发展主导产业,实现各县区差异化发展与协同合作。同时对东西两城产业布局进行调整,西城区积聚产业制造项目,东城区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目标是实现全市各工业园区的特色发展、差异发展、错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