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3月19日讯 2011年是泰来县大项目发展丰收的一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泰来县总结去年项目发展中的问题,发现了制约全县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瓶颈,即:项目的投资规模小、超亿元的大项目少、项目的总数少、项目建设过于分散、园区集聚项目水平差等问题。为解决问题,继续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全县将2012年确定为全县项目建设“血战之年”,并进一步提出年内至少引进15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的目标。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泰来县确定了县级党政领导、人大、政协、公安局、检察院、法院、10个乡镇党委书记、20个项目招商办和经合局、工信局、发改局等13个县直杠杆部门“一把手”为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将项目工作纳入年终考核,13个县直杠杆部门“一把手”、10个乡镇党委书记年末完不成任务的,通过综合考评,后3名的局长和乡镇党委书记主动辞职;承担1000万元以上项目引进任务单位年末完不成任务的,通过综合考评,后3名的局长主动辞职;项目招商办人员连续两年未完成项目引进任务的,退回原单位。
为拓宽招商渠道,全县动用了市场经济手段,坚持用社会悬赏的办法,论功行赏,激励更多的人加入项目建设行列,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依据《泰来县委托招商暂行办法》,选择对泰来有感情、对招商有热情,而且社会影响力大、关系网密集的县外人士,在县外设立招商中介机构或代理招商办公室,宣传泰来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联系客商、洽谈项目和开展经贸活动。
继续落实项目包服责任制,对已经落地的10个项目,由县级领导一包到底,直至投产达效。全县落实了县委书记、县长与企业法人“直通车制度”,开通企业法人向县委书记、县长汇报工作或反映需要解决困难和问题的“绿色通道”,及时掌握企业建设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实行银企对接机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泰来县针对职能部门入企检查次数多、入企检查不执行事前报告制度的问题,进一步加大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整治力度,坚决杜绝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的发生。严格落实《泰来县严厉打击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对确定的重点企业,严格实行入企检查事前报告制度,架起入企检查“高压线”,对违反规定的严肃查处。
泰来县还提出“只有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的口号,为大项目建设做好软环境。全区将进一步推进中心工业园区和汤池机械制造园区规划设计工作,加快园区的道路、给排水、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并打破了县城、乡镇区域界限,将新引进投资额度大、带动能力强、高税收行业的项目向两个园区摆布,力争通过三年时间,让两个园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