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4日讯 面向未来发展,哈尔滨挑战与机遇并存。新的一年,我们的城市将有哪些可喜的变化?百姓的生活又会收获哪些实惠?在昨天召开的市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新一届政府对哈市新一年的重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市党代会、人代会确定的美好蓝图将落到实处、变成现实。
新谋划500个亿元以上项目6月10日前建成三个湿地游码头
今年,哈市将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推动产业大项目建设,举全市之力实施产业倍增计划。今年确定新谋划3000万元以上项目1000个、亿元以上项目500个入项目库。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实施的100个重大技改项目上半年开工率将达到90%,年底前哈飞汽车新车型等20个项目竣工投产。
在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哈市今年将实施的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年底前要全部开工,天顺化工碳纤维等26个项目要竣工投产。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哈飞空客复合材料要推进工装研制并完成部分设备采购,Z15C通用直升机研发制造要进行设备调试。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基础网络和平台年内投入使用。康师傅食品生产基地和娃哈哈三期扩建年内完成征地并开始土建工程。兵装集团地源热泵、703所民品产业园、中金数据东北云计算中心,都在年内开工建设。
哈市还将推动服务业全面提档升级,伏尔加庄园将尽快完成新建商场、内河整治、景观绿化以及停车场改扩建工程。湿地游配套设施要在6月10日前建成太阳岛一号门、道里太安村和呼兰河口3个码头。哈尔滨大剧院年内主体实现封顶,职工文化艺术宫年内要建成并投入使用。华南城年内完成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双城果蔬绿色有机净菜物流基地加快一期建设步伐,国际农业博览中心要争取10月前开工建设。香格里拉大饭店、丽笙五星酒店、哈西万达广场、东方新天地、纳帕英郡商业地产、鲁商松江新城等项目,将抓紧推进主体工程建设。名嘉购物广场、奥特莱斯、永泰香福汇等项目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今年新增蔬菜面积4万亩五常蔬菜产地批发市场7月建成
哈市今年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其中,将新增蔬菜面积4万亩。“粮改菜”工程将本着宜改则改、能改多改的原则,确保新增蔬菜面积4万亩,重点把五常万亩设施蔬菜园区和24个设施蔬菜基地打造成全省一流的蔬菜生产标准化园区,确保五常蔬菜产地批发市场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粮牧换位”集中力量实施“258”工程,即发展壮大牧业龙头企业20个、建成标准化大型牧场50个、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80个。农业机械化要重点装备玉米收获机、水稻收获机和插秧机,确保农业机械化综合程度提高到85%以上。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重点以绿色食品产业为主导,积极打造专业集群型园区,进一步叫响宾县肉牛、双城乳品、五常大米、巴彦生猪等名优品牌,不断延伸和做大做强玉米、大豆、乳品等8大主导产业链条。今年,市级龙头企业要增加到130家,销售收入增长8%以上;新上亿元以上绿色食品产业大项目12个,实现销售收入467亿元。
治脏: 4月底前全面完成居民庭院环境卫生整治
治乱: 6月底前彻底根治“小广告”
治差: 8月中旬完成二环路以内重点区域临街踏步整治
整治脏乱差推出时间表
今年,哈市将持续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围绕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巩固扩大前一阶段工作成果,持续加大脏、乱、差整治力度。
“治脏”要以居民庭院、城乡接合部、出城口、铁路沿线等薄弱环节为重点,确保4月底前全面完成居民庭院环境卫生整治任务,“哈洽会”前完成国省干道、乡镇、村屯道路两侧,以及“三沟一河”堤岸、出入城口周边环境卫生整治任务。进一步加大基建工地整治力度,对基建围挡、出口、残土拉运等要实行最严格的管理,设定标准,落实责任,严管重罚。
“治乱”要以乱贴乱画、市场摊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为重点,6月底前彻底根治“小广告”,“哈洽会”前完成首批示范街路和重点商圈户外牌匾广告、架空线缆、屋顶雨搭整治任务。
“治差”要加大拆违力度,抓好城市美化亮化,“哈洽会”前要全面完成城区灯饰亮化设施维护、样板街路门前踏步整治和市区干道、重点区域道路检查并整修,8月中旬全面完成二环路以内重点区域临街踏步整治任务。抓紧研究制定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和办法,4月中旬出台相关规定,真正把突击整治转变为常态化管理。
哈市今年还将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冰城人民大行动”主题活动,要大力弘扬志愿精神,进一步完善鼓励措施,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公务员要带头加入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义务宣传、义务清扫、义务监督。
1.7万套棚改回迁房年底竣工扶持2000人创业,带动1万人就业
今年,哈市将全力以赴推进10个方面70个惠民行动项目,确保完成投资238亿元,力求让百姓在住房、就业、看病、教育等方面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在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上,今年哈市围绕建设3.9万套保障房的目标要求,确保上半年开工率达到45%、10月底达100%,年底竣工率达50%以上,城区1.7万套棚改回迁房要全部竣工。
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研究制定鼓励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年内发放额度要达到10亿元,扶持2000人创业,带动1万人就业。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提供见习岗位6000个。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今年新农保和城居保将实现政策全覆盖,参保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要实现全市统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要建立门诊统筹制度,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统筹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25万元和11万元,生育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标准平均提高10%,新农合人均统筹标准提高到290元。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4月初正式启动,14所农村寄宿制学校、9所城区薄弱学校和78所公办幼儿园建设任务在年内完成。抓紧对校车、校园周边秩序进行集中整治,为孩子们创造安全优良的学习环境。搞好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年底确保建成2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文化中心15个。今年,市财政投入3.8亿元资金,重点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八区体育中心改造,上半年要完成拆迁等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开工建设。
今年新植树木50万株新增城市绿地200公顷
今年,哈市将确保完成造林10.5万亩,新增城市绿地200公顷、新植树木50万株。管护树木不到位的要追责。
按照“多栽树、少种草”的绿化总体要求,哈市将坚定不移地走景观化、生态化、特色化之路,全力打造“森林城市”。城市绿化的树木以柳树、榆树、杨树、糖槭、丁香为主,原有绿地特别是城市开发新增的绿化带都要按照能改则改、能种多种的要求,大幅度增加树木绿化面积。城市道路改扩建、“三沟一河”两岸、新建小区等都要以树木绿化为主,集中打造连片树木景观带。
4月份,哈市将全力搞好春季植树大行动。今年,要确保完成造林10.5万亩,新增城市绿地200公顷、新植树木50万株。绿化部门将提前介入路改、棚改等城建规划,严格树木移植审批,做到能不移的坚决不移,必须移植的也要按要求及时补栽,确保总量不减、标准不降。切实加大树木绿化的规划、管护力度,尽快出台相关的指导规划和管理制度,每一片树木绿化带都要规划好,每一株树木管护都要落实到人头,切实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对因为管护不到位出现问题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新增3.2万个停车泊位
10月底前“六路五桥”竣工通车
新增1000台出租车年底前到位
87条路27座桥“五一”前开工
今年哈市投入100亿元,重点实施三环路联通、西部区域路网连接等5大方面、87条道路、27座桥梁工程,5月1日前全面开工,“哈洽会”前完成八区地道桥哈站至南极三道街段建设,10月底前王岗高架桥、学府立交桥等“六路五桥”竣工通车。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工程,确保地铁1号线年底通车试运行。农村公路要完成500公里建设任务,10月底前交工通车300公里。
加大静态交通工程建设力度,首批15个停车场项目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施工,确保新增停车泊位(包括公交车停车泊位)3.2万个以上。今后,城市人防地下空间一律不再审批地下商场,能做停车场的要全部辟建为地下停车场。
新增的300台大容量绿色环保公交车,要在7月底前投入使用,更新的300台公交车、新增的1000台出租车也确保年底前到位。启动提高违法停车处罚和停车场收费标准程序,加大政府产权停车场清理力度。
二环路内原则上一律停批停建住宅住房容积率平均水平要控制在3以内
哈市今年要按照改造提升旧城、高端打造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品位,重点搞好博物馆地区、花园街、道外中华巴洛克等中心城区地段和松北、呼兰、阿城等核心地区城市设计,特别要编制好哈西、群力等新区建筑风格提升规划。
今后,市规划局对城建项目将从严把关,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宁可不建或缓建。“中兴”战略的主要任务是“间苗”,二环路内(包括二环与松花江堤防之间用地)除政府主导的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及棚改项目外,原则上一律停批、停建新的住宅项目,具有特殊功能、确需建设的,要上市规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另外,住房容积率将全市平衡,平均水平要控制在3以内。
今年集中推进“三沟一河”治理北国水城发生渠年内全线贯通见水
哈市今年将加快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集中力量推进“三沟一河”综合治理。信义沟在5月初完成土地和房屋征收,10月底前完成双线截流。何家沟、马家沟郊区段在6月中旬实现清水入河,10月底前完成全部治理工程。阿什河治理3月底前下发沿线1.5公里内的土地预冻结通知,7月份开始集中治理,年内实现污水截流,确保1年见形象、3年彻底改造完毕。
北国水城将加快松北灌排体系改扩建一期、超级堤、“百里生态长廊”滩岛等重点工程建设,确保年内发生渠全线贯通见水,呼口大桥竣工通车。松花江避暑城抓紧申报国家低碳生态城镇和省级旅游名镇试点,加快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