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3月24日讯 清明节祭祀高峰即将到来,哈市夜晚的大街小巷上,市民烧冥品的现象又开始出现。1月31日、2月2日,本报刊发了《文明祭祀鼎改变一座城》系列报道,并向哈市发出文明祭祀倡议。23日,哈市秋林地区管理处、文化园区管理处积极相应文明祭祀倡议,表示清明节期间将在市民集中区域设立文明祭祀鼎,倡导市民文明祭祀。
22日晚,记者走访了哈市南岗、道里等区域,发现在一些十字路口上已有市民烧冥品寄哀思。在道里区经纬街与工程街交口处,记者看到,一对中年夫妇正在烧冥品,产生的烟味很呛人。
同日晚,记者在南岗区邮政街与铁岭街交口处看到,道路两旁都有人在烧冥品。周边商贩说,近几日烧纸的人逐渐增加。记者注意到,由于该区域临近医院,路过的车辆纷纷避让烧冥品的市民,造成了这里车辆缓行,多名行人纷纷绕行。
1月31日、2月2日,本报刊发了《文明祭祀鼎改变一座城》系列报道,同时本报也发出了文明祭祀倡议,引起哈市市民及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今年1月14日,哈市多部门联合开展“倡导优良传统民俗,遏止街头烧纸陋习”专项行动,并公布春节期间114条街22个区域禁止烧纸。禁令一出,哈市主要街路烧冥品现象有所收敛,但在一些背街背巷却有所抬头。同时,这种方式也没有从根本上缓解危害——垃圾没有减少,空气污染依旧,交通、防火等方面也存在巨大隐患。
哈市秋林地区管理处、文化园区管理处积极响应本报文明祭祀倡议,表示在清明节期间,将在市民祭祀集中区域设立文明祭祀鼎,做到定时设立,节后挪走,并将明确规定祭杷鼎的运输、保存、摆放位置,安排执法人员在祭祀点定岗、定时管理,环卫工人每天统一清扫,以此引导市民文明祭祀。
秋林地区管理处、文化园区管理处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本报发出的文明祭祀倡议,既尊重了民俗又保护了环境,设立文明祭祀鼎,将有望遏制困扰城市多年的陋习,引导市民维护城市环境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