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黑河
搜 索
北安市土地流转“转”出致富路
2012-04-09 09:51:51 来源:黑河日报  作者:高 鑫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黑河4月9日讯 2月25日,二井镇建华、自和等四个村的1万亩耕地以每公顷4500元的价格,流转给黑龙江广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良种繁育规模经营。

  3月2日,主星乡红星村村主任朴万洙代表全村560名外出村民与红光村张立波等14户种田大户,以每亩440元的价格签订了6000亩的土地流转协议,至此,该村耕地全部流转。种地大户预计今年可实现增收800万元以上。

  杨家乡特色种植已扩展到全乡,面积4.7万亩,经济作物接近3万亩。高云生是李家村特色种植第一人。去年,他种植的15公顷月苋草,纯获利18万余元,12公顷红小豆纯收入8万余元。

  主星乡东星村农民于义水等4户种田大户依托村农机合作社和村草编协会,承包了东星村东旭屯97户农民的1665亩土地,耕地由原先的零星地块转变为旱改水连片作业,预计产量由原来的种大豆亩产不到100公斤,转变可实现水稻亩产近500公斤,粮食产能增加4倍以上。实现了种田大户、协会、农户、合作组织多方共赢……

  这只是今年北安市土地流转工作的一个缩影,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规范发展,北安市众多农民把土地转包、转租,在稳拿地租的同时,纷纷外出打工赚钱,租赁土地的农民和合作社则演变成种植大户或规模经营实体。曾经撂荒的土地如今却变成“香饽饽”,昔日“种地不赚钱”的现象如今被高效农业的丰厚回报所改变。

  几年来,针对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土地闲置撂荒和自发流转现象日益增多的现状,北安市成立了市、乡镇两级农村土地流转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土地流转政策措施,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引导鼓励农户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北安市以市、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为依托,为供求双方提供信息发布、合同签订、土地收益评估、法律政策咨询等服务,搭建起便捷高效、通畅的土地流转平台。在杨家、城郊两个乡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大厅,通过严格实施信息填报制度等一系列长效机制,构建了和谐的土地流转经营环境。与此同时,该市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拿出近千万元资金对土地规模经营在10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进行奖励,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参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积极性。

  北安市在农业生产社会化、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上大胆探索,形成七种符合该市实际情况具有鲜明特点和可操作性的新模式。采用这一经营模式,虽然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从农民和村集体流转到个人、集体或企业手上,但是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没有变,用于农业生产的用途没有变。七种模式即:一是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即由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以及自然人吸纳农户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实行股份合作统一经营。二是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由种田能手或种田大户,以租赁、承包形式从农户手中获取土地经营权,实行连片种植,家庭农场化管理。三是合作社经营模式。以各类合作社为依托,实行土地托管代耕、土地租赁经营。四是场市(乡、镇)共建经营模式。以整村(或整屯)推进、连片耕作,实行租赁经营或全程代耕。五是“六统一分”联合经营模式。是指在种植生产过程中农户联合采用统一品种、生产技术、播种时间、施肥、防病治虫、收购、分户收获。六是集体经营模式。村集体把全村或部分土地集中起来,由集体经营实行科学的种植和管理。七是企业加农户经营模式。企业以租赁方式承租农户承包田,建设企业生产原料基地或与可连片种植地块内的农户签订种植合同,批发价格赊销给农户生产资料,指导农民连片科学种植并回收全部农产品。

  2011年北安市土地流转面积95.2万亩,规模经营面积87.8万亩。全市有17个村实现整村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有49个屯实现整屯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07元。

责任编辑:关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