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4月23日讯 新课标高考历史选择题难度有增加趋势。考前一个多月应系统做近三年的高考试题,熟悉甚至背诵参考答案,包括语言使用和答题逻辑。
形成合理安排答题时间的好习惯,如高考时监考教师分发试卷后不允许答题,考生应该先看历史选修题的内容,确定选择。答题时,总原则是避难就易。每个学生思维习惯不一样,有的人喜欢从头到尾一直往下做,有的人喜欢先做完某一科,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有效答题习惯,高考时不要改变。
熟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
世界发展由分散走向整体专题是高考热点,高考方向是: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及原因;经济全球化及其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侧重了解工业革命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关注科技创新和反全球化现象。
复习要点包括: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含义、表现、历程;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思想;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14-16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心在地中海;16至18世纪,资本主义世纪经济中心在大西洋;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等。
四方面检查基础知识
复习的最后阶段,考生要理清复习思路,完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巩固了基础知识:是否明确基本的历史阶段特征,是否拥有基本的图表解读能力,是否准确把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常识,是否能科学梳理基本的历史规律。
读客观题应放慢速度
答客观题应放慢读题速度,仔细划出设问与材料中的要点,如时间、核心内容、正向选择还是逆向选择。答主观题的一般步骤为:审题定位、构思拟纲、行文作答。
审题主要是审题型,审关键词(审提示语、审限定语——概念、审主干语、审答项语),审赋分。要仔细推敲试题属于哪种题型,是列举还是问答,是叙述、分析,还是比较、评论,是简答还是详答。
书写格式规范化,不建议过度使用文学语言表达。形式上要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高考阅卷基本按关键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