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巡逻摩托车上街执法。记者 高明 摄

全方位监控确保稳定。记者 陈贺 摄
黑龙江日报4月24日讯 “安则兴,乱则衰。”平安与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大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着力化解社会矛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公共安全监管机制,是我省适应经济社会新形势、落实科学发展新任务、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贯彻执政为民新要求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连日来,在省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上,“着力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平安和谐幸福龙江”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
报告摘录
大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坚持依法治国、以人为本、民生为大、科学执政、重在基层、安全至上,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平安和谐幸福龙江。
社会矛盾 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会场访谈
“过去的五年是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不断把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理百姓的呼声和需求作为第一责任,加大力度,深入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齐齐哈尔市信访局局长王剑峰代表说。
王剑峰代表建议,今后五年,在推动社会矛盾化解、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方面,首先,要全面提高对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执政发展第一责任的思想认识,真正把维护稳定作为保发展、促民生的有力措施高度重视,纳入日程,抓紧落实。其次,围绕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的突出问题,动真情用实招,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第三,在措施上要硬化。特别是要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了解群众疾苦,解决困难。第四,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特别是在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决策实施过程中充分进行风险评估,充分考虑社会的承受程度和群众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会外声音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我省信访工作取得崭新进展,广大群众更加注重参与到社会各项民主和决策之中,更加注重依靠现有法律和法规来表达诉求,反映呼声,更加理解和配合各级党委政府相关决策的推动和落实,信访工作已真正成为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传感器”,反映社会和谐稳定的“晴雨表”,沟通各级党委和政府,联系广大基层和群众百姓的“连心桥”。
背景链接
2011年,全省13个市(地)及绥芬河市和抚远县信访工作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各市(地)县(市)信访工作部门严格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不断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236条;依照申请公开政府信息207条,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为100%。
治安防控 健全全方位全时空多层次体系
会场访谈
近年来,社会管理创新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经过3年多探索实践,大庆市社会管理体系初步建成,社会管理工作向纵深挺进。去年,大庆市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取得的成功经验,引来北京等多个城市前来学习和交流。
吉炳轩同志在报告中提出“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大庆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沈宏宇代表说:“在下步工作中,大庆市将围绕立足严打抓整治等方面重点抓几项工作。一是要立足严打抓整治。坚持‘严打’方针,重点打击影响群众安全感和社会反映强烈的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大力整顿社会治安混乱地区和薄弱环节,确保治安问题相对突出的地区和部位得到彻底解决。二是标本兼治抓防控。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和联防,健全立体化防控体系,不断提高打击防控能力。三是全民动员抓创建。深入开展平安县(区)、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社区)、平安学校、平安油(矿)区等系列创建活动。四是积极探索抓创新。更加注重机制体制创新,努力形成政法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方位、全时空、多层次的社会治安防范控制体系。”
会外声音
记者从省有关综治部门了解到,全省各地将安全技术防范建设纳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现项目化推进,技防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建立市、县(区)、镇(街)、村(居)四级联网的视频监控系统,全省一级二级监控中心、监控点建设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升。在加强技防建设的同时,各地不断普及完善农村“平安互助网”、“多级联防报警网”工程和多种形式的实用技防措施。
背景链接
2011年,我省社会管理和“平安龙江”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治安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公众公共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公共安全感已连续5年不断提升。去年12月,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在全省开展了公众安全感专项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全省2011年度群众对当地平安建设的公众安全感、满意率、知晓率、参与率分别为95.1%、87.5%、82.6%、96%,较2010年分别提高了0.2、1.5、3.7、0.4个百分点。
公共安全 加强常态管理遏制事故发生
会场访谈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有一片呈“葫芦嘴儿”型的区域,四周都是山,一下雨水流就往该区域集中,容易引发山洪暴发。该市在对森林防火、雅鲁河防汛等风险和公共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时,重点加大了对山洪暴发的预警。
“2011年6月3日,该地区突发降雨,两小时内降水量超110毫米,雨水从山上流下汇聚,区域内水位迅速上升,居民区水位甚至达至窗户位置,50年不遇的山洪暴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区委书记高尚国代表说,“由于我们加强了风险的预测和评估,去年投入200多万在该区建立了山洪预警系统,使我们在面对突发危机时赢得了宝贵的应对时间,妥善地处理了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有了这些经验,对如何结合实际健全公共安全监管机制,高尚国代表说:“首先应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重视,做好应急事件的演练,加强对应急处理人才的专业培训,完善公共安全预警系统,保障突发事件来临时有备无患。也就是说,一是要加强公共安全监管的常态管理水平,二是要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这是处理类似性质安全事故都应具备的要素。”
会外声音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我省对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视,在预测、评估、处置、制度和规范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平时积极做好应对,减少潜在性突发事件发生,一旦灾害发生,处置得当及时,把损失降到最小;对受灾群众进行及时补偿安置,保障了百姓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背景链接
2011年,占地面积122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600平方米,被列为国家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全国地市级应急救援建设试点工程的我省首家集应急救援指挥、安全生产调度、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和数字化矿山管理等为一体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落户黑龙江,该中心启用后将致力于治理各类隐患、应对事故灾难、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预计到今年年底,相应的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将在我省所有地市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