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龙电花园7人“管家团” 居民信任物业认管
2012-05-22 13:21:49 来源:生活报  作者:赵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讯 因为没有业主委员会,在物业管理中,冰城很多小区居民的意愿得不到表达,最终导致权益受损。有了业主委员会的小区又是什么样呢?15日,记者采访了成立了8年的龙电花园业主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和现任主任向记者讲述了该业主委员会高门槛儿选举、如何监督物业服务、如何规范业主行为等。这个小区的业主委员会模式或将为哈市即将成立的500个业主委员会提供参考。

  有私心的人进不了业主委员会

  “小区2001年进户,2004年成立业主委员会。之前我们对业委会这个组织有所了解,知道有一些小区的业委会成员是出于争取自己的利益、解决自家的问题才热衷这项工作的,更有极少数人是为了炒掉现有物业,让自己亲友的物业接管以牟私利。因此在选举的时候,筹备组就抬高了门槛儿,对每一个候选人都要多问上一句:‘你为什么加入业委会?’”龙电花园第一任业委会主任迟景洲说。龙电花园第一届业委会共7名成员,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平均年龄56岁,均是接近或已经退休的人。大家有的是时间,没事的时候就在小区里转,和其他业主聊天就是工作,时间长了,小区的千余户居民都认识他们。

  “业主委员会是没有经费的,大家不能有私心。”迟景洲说,筹备业主委员会时程序复杂,需要反复公示资料,还要到街道办事处、区物业办等地备案,这些费用都是委员们自己承担的。

  有人算了一笔账,委员们每天都要接到居民的电话,接到电话以后按每天给物业打三分钟电话来算,每天至少要0.5元钱,业委会成立8年的近3000天时间里,委员们仅电话费就要花掉1500元。

  维护业主利益

  让物业更好地服务

  “业主委员会代表业主的利益,和物业是对立的,但和物业做好沟通,最终就能达成共识,让物业更好地为业主服务,是工作的根本。所以对物业的关系要‘打’着处,该‘打’的时候‘打’,该维护的时候也要维护。”迟景洲说。

  15日,记者在龙电花园小区看到,高层有人在擦玻璃,物业的人站在楼下挡住行人。迟景洲介绍,业主自己擦外面的玻璃很不安全,为此业委会在征得业主同意以后找到物业,把这项工作“塞”给了物业,虽然专业的工人费用比较贵,但是业委会抓住楼体属于公共部分这一点,和物业据理力争,最终物业把这项工作承担了下来,直到现在,这项工作仍由物业来做。

  典型事例

  

  表达业主意愿 物业改变规定

  龙电花园小区物业张经理说,物业曾经和业主有过一次小摩擦。小区是全封闭的,小区活动室原则上不让外人进来。但是物业发现小区外有一些人总是来玩,这使得原本就不太宽敞的小区活动室更加拥挤。于是物业贴了一张告示,禁止外小区的人来到小区玩。此举立即遭到业主的反对,通过业委会找到物业,称这些人是小区业主的朋友,活动室是属于业主的,不应该将他们挡在门外。因为这事儿,业主们还做了表决,物业最终选择了让步。

  “物业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矛盾,但是业委会会站在居民的角度,和物业讲道理,将居民的意愿表达清楚。”迟景洲说。

  提醒小区居民履行自身义务

  在龙电花园小区,记者看到小区内的环境卫生保持得很好。对此居民告诉记者说,物业不间断地打扫是一方面,业主自管也占了很大的部分。

  小区现任业委会主任刘卓舒说,业委会刚成立时,就设立了一个管理规约,规定了封闭式小区、酒店式管理等问题。与有些小区不同的是,规约不仅仅是针对物业的,也强调了小区业主自身的义务,那就是不得乱扔垃圾、不得无故拖欠物业费等。小区的物业费收取率大约在85%以上,欠费的住户都对业委会和物业有解释,恶意欠费的很少。“物业有了钱,也能更好地服务,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新任业主委员会主任刘卓舒说。

  典型事例

  年轻人乱丢果皮 老人用行动教育

  “我们是刚搬来的住户,不大懂得这里的规据,前几天被好几个老人狠狠地‘管’了一下。”住在小区里的24岁居民小刘告诉记者说。前些天有一个朋友来找她,两人在小区的院子里坐了一会,将果皮扔在了院里。两人吃着吃着,就感觉气氛不对,她们发现十几个老人都在用白眼看着她们。这时有一个老人从小区保安那拿来扫帚,将她们刚吃过的果皮扫了起来。小刘说:“当时我感觉自己一阵脸红,连忙拉着朋友离开了,以后我可不敢在小区院里乱扔东西了。”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