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6月8日讯 水利要实现现代化,离不开治水理念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管理现代化和科技现代化。随着现代水利的发展,科技的重要性无疑愈加凸显。因此,谈到我省的水利科技发展,专家们纷纷建言献策。
记者:现代水利大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您如何评价黑龙江省的水利科技水平?
李原园:黑龙江省的水利科技发展历史并不短,经过几代水利科技人员的努力,收获了不少经验和成果。比如在节水灌溉、河湖的保护、扎龙湿地补水等方面,成绩都很明显。在水资源管理研究上也有所突破,这包括对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建设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科学实施了一系列生态补水和节水节能减排举措,推动了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李和跃:膜下滴灌技术是黑龙江首创的,这种技术能有效的节约水资源,降低成本,实现粮食增产。它的科技综合示范效果非常好,现在很多省都在学习黑龙江。
记者:黑龙江省的自然环境、水土资源条件都有区别于其他省份的特点,那么在水利科技方面是否也有独特之处?
杨得瑞:黑龙江省位于祖国的最北部,冰冻时间长达半年以上,其独特的环境条件,给各项工程,特别是水利工程和环境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也为水利科技提出了挑战。
寒区水利工程技术研究就是黑龙江省水利科研的特色。我国是世界第三冻土大国,季节冻土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53.5%。目前黑龙江省正在进行季节性工程冻土研究,将来其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解决我国广大季节冻土区工程建设中的冻害问题。此外,黑龙江省的黑土、生态地域特色也为水利科技提供了科研课题。
记者:您认为未来黑龙江省水利科研的重点研究方向在哪里?
李原园:一、从发展的战略角度,应研究如何加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发展的问题。二、在农业灌溉方面,应研究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提高单位投入的产出比,争取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研究灌溉节水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三、研究如何将水资源合理优化调配。现在,干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威胁越来越明显,黑龙江省也经常发生春旱,而江河水资源很丰富。应研究先进的技术方法调配江河水抗干旱,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四、黑龙江有丰富的河湖、天然湿地、沼泽等,今后应研究如何修复保护它们的生态环境。五、管理科技也很重要。黑龙江省的水利基础设施量大面广,维护管理难度很大,应采用信息化、遥感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对这些基础设施的管理水平。
杨得瑞:应围绕黑龙江水利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从中提炼出具有地方特色、属于地方发展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计划支持,依托省内外相关科技力量,集中开展科学研究。同时加快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实用技术;加快工程技术、节水技术、寒区水利技术等科技成果的转化;全面推广控制灌溉技术。应特别重视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加强项目成果在依托工程上的应用和示范,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快速转化。
李和跃:研究如何采用先进的技术科学调度水资源,通过联合调度城市、农村、天然水等水资源,大幅度的减少投入。可以利用实施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时机,引进水利发展急需、国际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并做好消化吸收再创新。
访谈专家
李原园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
杨得瑞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和跃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