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7月5日讯 日前,哈尔滨市民刘女士(化名)焦急地找到记者,说14岁的女儿盈盈(化名)近一段时间举动反常,“她提出的要求,一旦我们不同意,她就动手打我、骂我,请你们帮帮我吧。”
女儿说苦恼家长没理会
刘女士是一名初中老师,因为要照顾班级里的孩子,很多时候常常对自己的孩子缺乏照顾。
刘女士回忆,盈盈上小学的某一天,回家后严肃地要求母亲找同桌的家长好好谈谈,因为同桌总是拿笔尖扎她,“当时我只是安慰女儿说,同桌肯定不是故意的。当时女儿很生气,涨红了脸,气鼓鼓的,我以为小孩子没什么的,就没再过问。”
刘女士说,还有一次,盈盈初一时刚放寒假。当时,孩子认真地和自己说,她想转学,不想在现在的初中念书了,“我以为孩子闹小脾气,就说怎么能说转学就转学呢,训斥了几句之后也没再过问。”
母亲过度溺爱父亲过度严厉
刘女士坦言,她是一个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因为平时没有多余时间照顾盈盈,所以对盈盈提出的各种要求,一般都不会拒绝,“买东西啊,做事情啊,只要是女儿提出来的,我一般都会满足她。”
相对于母亲的溺爱,盈盈的父亲对女儿就要严厉得多。刘女士说,可能是爱人的性子比较急,所以对于女儿的问题多半采用暴力的方式解决。“一旦女儿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他爸经常动手打她,女儿有时候没按规定时间下网,她爸伸手就打。”
女儿变得暴躁对母亲非打即骂
去年11月份,刘女士带女儿到商场买衣服,在拒绝女儿购买其要求的裤子后,盈盈竟破口大骂,动手打了刘女士。“当时我惊呆了,没想到女儿会这样。后来事情愈演愈烈,她不和爸爸说话,且要求我也不能和她爸说话,还让我们分居,她和我住一个屋,她爸自己住一个屋。和我也不怎么说话,对于她提出的要求,一旦不满足就动手打我、骂我,还在家里发疯,乱扔东西。”
深受女儿精神、肉体的双重折磨,刘女士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几次主动与女儿谈心均以失败告终。“我想不明白,我能教好那么多孩子,怎么就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专家:家长应与孩子多沟通、谈心
在记者帮助下,共青团哈尔滨青少年心理救援主任、医学博士张大生帮助刘女士分析了盈盈的心理状况。
张大生表示,刘女士及其爱人应该学会和盈盈建立起正确的沟通渠道,找准沟通方式,太过溺爱,太过严厉,都是错误的。
“你们应该和盈盈主动承认错误,表示以前对孩子用物质代替关心、用暴力解决问题是不对的,母亲要空出时间多关心孩子,父亲要改掉暴力解决问题的处事方式。要重新确立父亲的家庭地位,改变在孩子心中‘暴力爸爸’的形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亲以后应主动和女儿谈心,交流问题。”张大生说。
经过专家指导,刘女士表示回家后一定按照专家建议的方法好好和盈盈沟通,改掉错误的教育方法。“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相信有了专家的指导,盈盈的状况一定会有明显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