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我是文明风景线”活动走进中央大街宣传志愿服务理念
2012-07-09 09:56:3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王哲 张焱 季佳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9日讯 昨天,哈尔滨迎来32℃高温。骄阳似火,却火不过中央大街上“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12字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热浪。

  由哈市文明办、哈尔滨日报联合主办的“我是文明风景线”活动再次搅热冰城。由市妇联组织的千余名巾帼志愿者头戴粉色小帽、胸佩志愿者徽章,汇聚百年老街。她们手持印有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画、宣传板,微笑着向市民和游客宣讲文明、示范文明、传递文明。由哈尔滨女子职业学校学生组成的巡游队伍,撑起印有志愿服务理念的花伞,在1500延长米的老街上如朵朵奇葩恣意绽放,为市民送去一份清凉,带来阵阵舒爽。

  千名“最美女性”宣传志愿服务

  自“我是文明风景线”走进中央大街消息见报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巾帼志愿者们找到主办方,主动“请战”。截至7日,近3000名志愿者踊跃报名,活动主办单位从中选出1000名巾帼志愿者参加集中宣传活动。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巾帼”二字没能挡住男性志愿者和各行各业志愿服务队的热情。自费印制志愿理念宣传板,70多名“夕阳红志愿者”自发赶到现场助阵;不顾停运造成收入损失,大众出租汽车公司巾帼志愿服务队11名“的姐”早早来到现场宣传志愿服务、奉献爱心。

  19岁的李博涵从小就跟随母亲王烂漫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此次,在母亲的带动下,他将7500元压岁钱捐出,印制了5000个印有志愿服务理念的环保购物袋,来到现场为市民发放。

  “龙江好人”韩振清在《哈尔滨日报》上看到宣传志愿服务理念的消息后,主动赶到宣传现场,将自费印制的“我是文明风景线,我是龙江的好人”名片向路人发放。他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每个哈尔滨人的责任和义务,我只是在尽微薄之力。”

  “最美叔叔”谢尚威现场助阵

  在一群志愿者中,一张熟悉的面孔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奋力一接救下坠楼少年的冰城“最美叔叔”、哈尔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使谢尚威。

  这位出自冰城、感动全国的英雄,顶着炎炎烈日,微笑着将印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共筑幸福美好家园”宣传资料送到过往市民游客手中,热情宣传12字志愿服务理念。

  今年5月,当时还在广州工作的谢尚威,在地铁站无意中看到了招募志愿者的信息,便到当地志愿者之家现场报名,成为一名真正的志愿者。随后,他在广州参加了去养老院陪同老人、到城市街头义务引路、到康复学校陪伴脑瘫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

  作为哈尔滨创城大使,谢尚威一直想把志愿服务的经历和感受,先进城市的做法和经验传授给家乡人。今年6月,他在北京参加学习时代楷模座谈会后,这种想法更加强烈。座谈会上,时代楷模郭明义的一句“日行一善”的志愿服务理念,深深触动了谢尚威的心。小伙子用朴素的语言和行动对志愿服务作出诠释和解读:志愿无处不在,文明时时可为。在活动现场,他不时弯腰拾起一张废纸、随手扶住过街的老人、向陌生人送上一个微笑,将志愿服务理念传递、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最美”精神在家乡发扬光大。

  百年老街变身文明课堂

  周末的老街,游人如织,大家或呼朋唤友,或举家出游。

  在中央商城门前,活动承办单位市妇联推出的“回忆我曾经做过的一件好事”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参与。他们在粉色的小卡片上写下曾经的善举,回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分享“爱心互动,薪火相传”的喜悦。

  一个宣传板,就是一个流动的文明课堂——年逾七旬的张铁华和老伴一遍遍念着12字志愿服务理念,直到能将其熟记于心;六七岁的小女孩用稚嫩的童音大声念着“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年轻的父母指着宣传板上的字,耐心地教咿呀学语的宝宝反复诵读。

  台湾游客吴大志和同伴们是志愿者们的“铁杆粉丝”,他们一路追随着志愿者的身影拍照、摄像,拉住她们一起合照,定格冰城老街这道最美的风景。“哈尔滨景美,人心更美”,吴大志用“台湾普通话”说,“在台湾,志愿者被称为‘志工’。虽然名字不同,但他们血液里都流淌着中华民族仁爱、热情、质朴、真诚和勇敢的道德基因。”

  老街近百商家主动“请战”

  昨天,中央商城、金安欧罗巴商城和红专街街角的电子显示屏上,12字志愿服务理念格外醒目。

  中央大街步行街区管理处处长张艳红介绍,得知“我是文明风景线”走进中央大街,沿街近百商家积极响应,主动请战,他们提着水桶、拎着抹布,擦拭门窗、灯杆,扮靓老街,为“创城”工作尽心出力。

  中央大街步行街区管理处40名行政执法人员和50名环卫工人也走上街头,维护现场秩序,清洁街路卫生,并为现场回答出12字志愿服务理念的游客、市民派发环保购物袋。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