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好警察老贺:12年帮2000无名逝者寻亲
2012-07-12 08:12:58 来源:生活报  作者:黄迎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贺可宗

  生活报7月12日讯  他是一名特殊的警察,不用抓贼,却经常出入案发现场。他是哈尔滨市南岗区数千民警都认识的“老贺”,他的工作是替那些非正常死亡的人“寻亲”。

  老贺叫贺可宗,今年58岁,在哈市公安局南岗分局治安大队工作。说话语速快时,他的眉毛会微微皱起,额头上四道抬头纹清晰可见。在南岗公安分局,老贺的工作最特殊,一是他没有搭档,自己一人干一摊工作;二是他专门负责处理全区非正常死亡人员的后事,还要为“无名尸”找亲人。从2000年3月接手这份工作以来,老贺已为2000多名无名逝者找到家属。今年6月,老贺荣获了“市民喜爱的好警察”称号。

  坚守12年电话一响就赶赴案发现场

  老贺看上去有些干瘦,皮肤黝黑,说起这份特殊的工作,老贺还未说话,先是咧嘴笑了一下:“一言难尽啊!”

  按照相关规定,在非正常死亡事故中,死者家属要在《尸体处理意见书》上签字,再由公安部门出具相关手续,才能由民政部门火化尸体,可很多死者没有身份信息,联系不上家属,需要通过蛛丝马迹查找家属。2000年3月,老贺接手了这个工作。

  “开始一听每天都要和尸体打交道,我心里直发毛,但是工作,就得克服心里的恐惧。”老贺回忆工作之初的情景说。一次,老贺凌晨两点左右接到电话,一男子在宾馆上吊身亡。老贺立即起身赶到宾馆,当时派出所民警在勘察现场,他就进了房间,在男子随身物品中翻找家属的联系方式。找了一会儿,老贺突然感觉屋里很安静,一抬头,屋里只剩他一个人了,他说自己当时立即感觉脑袋里“嗡”了一声,觉得很恐惧。不过,恐惧并没有吓倒老贺,一直到联系上死者家属,他才离开现场。

  12年来,不管何时,老贺的电话一直开机,接到电话就起身赶往案发现场。因为都是非正常死亡,现场大多很惨烈,老贺压下恐惧,甚至帮收敛人员抬尸体、捡拾断肢,一干就是12年。

  奔波5000公里帮无名逝者找亲人

  每年,南岗区的非正常死亡人员中,都有三成左右为“无名尸”,都需要老贺帮他们找家人。有些死者是进城务工人员,家在外地,但老贺不怕山高水远,跋山涉水也会帮他们找到家人,让他们在亲人眼前入土为安,极力维护逝者的尊严。12年里,老贺累计行程5000多公里,熟悉他的人都说:“老贺真倔!”

  2007年7月,一名年轻女子躺在大成街上口吐白沫,深度昏迷,怀里还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路人报了警,女子却在送医途中过世。接到通知后,老贺先帮忙协调,将孩子送到福利院,接着就踏上了寻找死者家属的路途。

  老贺打听到,死者姓宋,是从尚志市到哈市打工的,她的丈夫是吉林人,一直在外地,夫妻俩感情并不好。宋某独自带着孩子,生活拮据,曾回尚志老家,可继母不愿收留她。她只好抱着孩子回哈市流浪,最后服食毒药自杀。

  为让逝者安息,老贺先找到了宋某的继母,却被对方以“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为由拒绝。辗转多日,老贺联系到了宋某的丈夫,但对方一直不肯露面。几个月过去了,宋某的遗体一直无人认领,这让年过半百的老贺鼻子一阵阵发酸。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宋某的丈夫。为此,老贺又去了吉林,走村串屯,一连7天,终于找到宋某丈夫的老家。在老贺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宋某的丈夫最终在《尸体处理意见书》上签了字,停放多时的遗体终于可以火化。

  停放6年无人认领男子终“回家”

  大家都说,老贺做的是积德的事,他自己则说:“这是份良心活,帮死者找到家属,让死者入土为安,让家属得到安慰,我再辛苦也值得。”

  南岗区一家医院曾有一男子死后没有家属认领,在太平间停放了6年。医院不知如何是好,只得请派出所帮忙。老贺赶到医院后得知,死者是一起意外事故中受伤致死的。通过调取户籍资料,老贺查到男子是呼兰区莲花镇农民,于是和医院工作人员一起赶到了呼兰。不想,派出所民警说,男子没什么亲人,让医院自行处理尸体。医院工作人员闻言转身想走,老贺却不同意,“这人年纪不大,父母应该健在,至少应该让家人见他最后一面。”

  老贺向村民逐个打听,终于得知男子的舅舅就在邻村。几经辗转,老贺找到了男子70多岁的母亲。听闻独子身亡,老人眼泪纵横,但面对风尘仆仆的老贺,老人却感激涕零:“惦记儿子这么久,终于听到个信儿。虽然他死了,但能遇到你这样的贵人,让他入土为安,让我知道他的消息,太感谢了。”

  如今,老贺的电话仍经常响起,他每日也还忙于为逝者“寻亲”。还有两年就退休了,老贺说,他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