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策
搜 索
哈市上半年拆违建100余万平米 4大创新铲除城市“毒瘤”
2012-07-13 08:59:2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秋颖 左靓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3日讯 私搭乱建、超规划建设、无证私建、抢建“种房”……被称为城市建设管理“毒瘤”的违法建设,侵害了守法市民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城市形象。为彻底割去这一“毒瘤”,今年哈市通过坚持严格治违,斩断利益链条,严肃处理放任自流的“旁观者”、贪赃枉法的“保护伞”、违法建设的“开发商”、以身试法的“地头蛇”等措施,创新拆违模式,人性化安置等办法,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合理住房需求,赢得民心,提升城市形象品位。今年上半年,哈市执法机关共拆除违章违法建筑30余万平方米,同时配合国土、水务、规划等部门拆除70余万平方米违建。总面积相当于130余个足球场。

  1问责制创新:

  不作为慢作为也问责

  以前的拆迁,一般是由执法局牵头,今年,哈市成立了由纪委牵头,执法、公安、建委、国土、各区政府等组成的拆违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拆违办”),拆违程序实行工作转接制,即上一环节责任部门经过验收确认任务完成,在不过夜的前提下,由哈市拆违办审批并向下一环节责任部门发出《工作转接单》,涉及个别问题再次认定,发《工作督办单》,纪检监察部门按“单”跟踪,监督问效,对不作为、慢作为的部门和人员实施行政问责。

  近日,哈市行政执法局对11名所辖区域存在违章问题屡禁不止、哈市执法局多次督办未见长期效果、违章问题多次反弹等执法问题的11名执法人员进行行政问责,取消了他们的执法资格,收回执法证件,调离岗位接受培训。此次被行政问责的11名执法人员,其中科级干部7名、科员4名,分别是道里区执法局的李东海、张兵、朱宏彬,道外区执法局的冯克昕、李景光,南岗区执法局的吕永春、王雷、李云龙,香坊区执法局的谢汝涛、李建军、李峰。

  今年年初以来,哈市先后对哈市道里区新发镇达康路和哈西群力联络空间空港大道实施了集中拆违等大型拆违行动。截至目前,哈市执法局共拆除违章违法建筑3625处共30余万平方米,同时哈市执法部门配合国土、水务、规划等部门又拆除了70余万平方米违建,截至目前,哈市共拆除违建100余万平方米。


  2拆违模式创新:

  先拆违后征收

  以往哈市拆违工作大多与征地征收工作并行,也就是在土地征收中连带拆迁,取得土地的企业要在规定期限内拆除,因为利益关系,很多企业不得不向违建户妥协。今年在哈市拆违战役启动之初,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就统一部署,城市拆违全面实行“先拆违后征收”新模式。让拆违和征收截然分开,让违建房屋拆除不同步于合法房屋征收。在合法与非法建筑混杂的区域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对违法建筑依法进行拆除,避免将拆违行动与征收行动混淆。

  哈市城乡路原印刷机械厂区域内的违章建筑拆除后,居住在坑内的居民李女士站在瓦砾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她说,“当听说大坑要拆除时,我既高兴又犯愁。一方面终于可以脱离‘大坑’了,另一方面又害怕这里和其他的拆迁现场一样,只要有人私建房,在没得到他们想要的利益时,就会连累我们无法搬迁。这次看到政府部门的执法力度,我松了口气,尤其看到这么多部门一起来拆迁时,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据哈市执法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下半年,哈市执法局还将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先拆违、后征收的工作原则,要求全体执法人员借鉴达康路及空港大道拆违工作经验,在哈市棚改征收工作中打头阵,为实现年底前的全面净地扫清障碍。

  3取证创新:

  5平米以上违建

  航拍一扫就现形

  在今年的拆违行动中,哈市执法部门采取了航拍取证等科技执法方式,让突击抢建的违章建筑无处遁形。

  先锋路5号被确定为“三环路打通工程”征地区域,虽然哈市道外执法局成立专项科室加大了对该区域的巡查力度,但仍有少数人突建抢建,以此来套取国家动迁补偿的歪主意。“私建房主白天不敢盖,晚上偷着盖,见缝插针,很多私建房屋一夜就建成了,一推就倒,根本不能住人。通过卫星航拍图比对,可以发现近几年,面积在5平方米以上的所有违章建筑。”哈市道外执法局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道外区化工路、龙凤路打通工程是哈市的重点建设项目,少数人遂动起了私建滥建,以此套取动迁补偿款的歪脑筋。哈市道外区执法局通过航拍图比对方法,确定了该区域总计5万余平方米的违章建筑。

  松北区执法局也请有关部门运用飞机航拍等高科技手段掌握了整个松北区的平面图。之后,执法人员又逐街区、逐户对楼层、面积、结构等进行录像拍摄,并建立了电子档案,利用卫星地图软件对管辖区的房屋状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航拍图和电子档案、GPS定位对比,什么地方、谁家新建了棚厦就会立即显示出来,被列为私建滥建,予以拆除。


 

  4安置创新:给特困户安家

  在拆违工作中,为了帮扶原印刷机械厂内违建特困住户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哈市执法局对该区域内家庭月均收入在500元以下、以目前私建房屋为唯一住房,同时生活存在特殊困难、需要救助的残疾人、低保户群众,通过向民政、残联、房产等部门调档核实,经确认情况属实后统一安置。10余天中共解决违建住户500余件实际生活问题,护送16户残疾、特困住户住进了免5年房租的新居所,帮39户其他类型的困难住户完成引导性转移。哈市执法部门的文明执法保证了该区域大部分住户拆违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在拆违过程中,南岗区通达街道办事处盘点出辖区内存在一些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无取暖设施的居民楼房,这些楼体旁都配建煤柈棚。为了恢复居民绿色环境,南岗区通达街道办事处决定采取先安装暖气再拆棚的办法,以此一次性彻底解决几十年来的部分遗留问题。于是办事处领导一边往返于供暖公司,一边入户做居民的思想工作。面对零零散散的住户,供暖公司表示很为难,办事处的领导多次与供暖公司沟通。最后,供暖公司终于和街道办事处达成了为居民安装暖气的协议。

  在大型铲车的轰鸣声中,南岗区汉祥街上已有30余年历史的64个煤柈棚轰然倒下。

  5收到成效:

  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哈市机场路拆违区域主要集中在原印刷机械厂家属区,违章建筑达19万平方米,涉及住户190余户。有关部门在拆违过程中,不法分子千方百计阻挠拆违清障工作,违建业主在深夜对准备搬家撤离的人员进行恐吓;向半拆除的房屋内安排身患脊髓炎的重症病患;教唆中年妇女跪拦警车煽动群众等等。面对尖锐复杂局面,哈市拆违部门一方面向拆违现场派驻宣讲车,向群众全面细致宣讲此次拆违“违法滥建的一律不补偿”等有关政策,澄清不良行为人的造谣和诬蔑,还群众事实真相。这也是近几年拆违过程中首次进驻宣讲车,取得了市民的支持和理解。另一方面,哈市公安局防爆支队的执法人员每天带领搜爆犬对违建区域进行彻底清查,对发现的遗弃病患,立即组织医疗救护车实施转移救护,并移交公安部门立案追查,使得不良势力没有得逞。

  “普通的老百姓哪敢私建滥建,凡是敢私建的,背后肯定有靠山、有利益关系。”在哈市拆违行动开始之初,曾向记者举报违章建筑的哈市市民张先生对记者说。此前,哈市哪里有规划、哪里有新项目,哪里就有人突击抢建违章建筑,违章建筑成了一部分人谋利创收的重要手段,今年哈市打破了市民“拆小不拆大、拆民不拆官、拆软不拆硬、拆明不拆暗”的怀疑,切断了违建组成的利益链条,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也维护了城市运行秩序。

  香坊区拆违现场

  南岗区拆除64个历史遗留占道房

  南岗区拆除二酉街17号院内违法私建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