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婧懿/绘
谋划开发西泉眼等第二水源 打造松北哈南哈东三大人才特区
生活报7月17日讯 16日,中共哈尔滨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林铎做工作报告。报告勾画了哈市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也规划了哈尔滨前进的新蓝图:试点建设电子政务云和医疗健康云;谋划开发西泉眼等第二水源;错位发展县域经济,构建一县一大特色产业集群;打造社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市区90%以上社区要实现群众文化、医疗、助老、缴费、服务不出社区。
1
推进哈港神州物流
搬迁改造
报告提出,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哈市将加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落实好金属基复合材料、红外线成像系统等产业化项目。继续争取国家云计算试点城市,支持国裕二期、中国移动、曙光等云计算企业发展,开展电子政务云和医疗健康云试点建设,积极打造云计算示范工程。
此外,哈市将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推进哈港神州物流搬迁改造和华南城、银泰等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落实好黑龙江雨润全球采购中心等项目。深度开发冰雪游、湿地游、农家乐等旅游产品,搞好金源女真文化产业风情园、城市智能一卡通支付系统等大项目建设,壮大哈尔滨数字出版传媒集团、演艺集团等骨干企业,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2
大力实施
市政排水改造项目
目前,哈市城市空间正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在今后城市管理方面,哈市将适度提高建设标准,超前预留运营能力。加强源头性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水、电、气、热,以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问题;加紧谋划西泉眼等第二水源开发;加快推进道外团结镇、香坊成高子镇等污水处理项目,以及松北呼兰区域性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大力实施供热管网改造、市政排水改造等项目,排除隐患,夯实基础,从根本上和源头上解决城市基础设施薄弱问题。
哈市将推进哈西客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和路网建设,做好哈西火车站、长途客运站正式运营的各项准备,构建和落实区域管理体制。深入实施“三沟一河”治理,确保年底实现“三沟”全线注入清水。实施“森林式”绿化建设,加强空气、水质污染监控和节能减排。加强行政区与市直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把征地拆迁与拆违、棚改等工作结合起来,探索多种征地征收方式;创新拆迁补偿模式,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安置选择,满足市民多样性需求,保障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全面完成1027个居民庭院、20个社区休闲广场改造建设项目。继续推进社区午夜服务站建设,尽快将弃管老旧住宅管起来,重点维修一批公用设施,集中整治居住环境,初步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市、区、街道的管理职责,进一步向区、街道下放权力,形成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变运动式整治为常态化、长效化、精细化管理。
3
打造社区15分钟生活服务圈
下半年,哈市将围绕“四大民生指标”,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施高层次人才、军队复员转业人员、大学生、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五项就业创业工程,力争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2万人的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在解决安居工程方面,大力推进公租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推进民生尚都、陶瓷小区等地区的学校、医院、公交、商贸等公共服务配套,实现安居工程由量到质的提升。构建全覆盖物业管理体系,推进老旧住宅维修改造,加强对物业企业监管,提升人民群众居住满意度。
哈市将全面推进“新农保”和“城居保”,力争参保率分别达到80%和60%。加强社区建设,鼓励各区县(市)结合实际建设中心社区,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打造社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市区90%以上社区要实现市民文化、医疗、助老、缴费、服务不出社区。
4
加强行政问责重点解决推诿扯皮
今后,哈市还将以加强行政问责和创建首善机关为载体,深入开展政风建设年活动,重点解决责任心不强、推诿扯皮、效率不高、执行力弱等问题,树立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作风。抓好大项目建设跟进监督、民生服务监督、行政问责监督、征地拆迁监督、执法行为监督,把好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重点关口。
在人才建设方面,坚持党管人才方针,充分发挥“第一资源”的作用,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松北、哈南、哈东三大人才特区,实施丁香、蓝领、金穗等七大人才工程,努力培养和吸引一批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积极营造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