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策
搜 索
《城区积水问题近期解决办法》出台 三措施四工程防内涝
2012-08-10 10:36:3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10日讯 针对哈市主城区存在的雨后排水能力不足、多处区域易涝问题,哈市排水公司昨天出台《哈尔滨城区积水问题近期解决办法》,拟从建设排水信息系统、增加排涝防汛设施和建设工程项目三个方面,通过边防汛、边规划、边整改、边施工,逐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建设排水信息化系统

  第一时间预测积水量

  据介绍,排水设施具有连续性、隐蔽性、网络性和系统性特征。近几年,哈市城区快速发展,排水管辖范围也不断扩大,原有暴雨强度公式中的径流系数、汇流时间等都已发生变化,但哈市还在沿用人工管理方式处理排涝应急,尚未进入排水数字化管理阶段,与其他兄弟城市相比差距较大。目前,市排水公司正在建设排水系统信息化中心,结合GIS等技术进行排水行业的数字化系统建设,确保在降雨第一时间预测监控点位的积水量,制定城市排涝应急方案和抢险措施,并通过数据网络将抢险信息快速下达到各级操作部门,以增加预警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灾害发生。

  投资千万元购置

  抢险设备和物资

  目前哈市应急排涝抢险设备严重缺乏,城市积水后大部分区域只能采取人工措施抢险,排水部门现存抢险车辆远不能满足需求。

  鉴于解决城市内涝的各项排水项目建设周期较长,目前我市应急排涝能力急需添置大量临时泵站车、吸污车等抢险设备和物资。市政府已批复1000万元用于购置抢险设备物资,日前正在采购中。

  四项工程建设增加排涝能力

  ——完善管网配套建设。由于哈市部分地区的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布局存在空白,许多新开发地区的配套排水设施尚未同步建设,如马家沟中上游地区42平方公里的污水缺少集中处理设施,群力、哈西等新区的部分排水设施和阿什河沿岸团结镇污水处理厂、成高子镇污水处理厂及曹家沟截流系统目前仍处于空白待建阶段,现在都已规划,可通过完善排水系统,彻底解决周边地区的排水排污问题。

  ——扩建改造老旧泵站。哈市主城区已建有58座排水泵站,其中市政排水泵站20座。老城区泵站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机排能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雨季的内涝程度。其中道外二十道街泵站、龙江电工厂泵站、东直路泵站、老正阳泵站、化工泵站、先锋桥泵站、红旗桥泵站等急需扩建改造。目前,泵站改造项目面临办理征地动迁等前期手续,将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推进。

  ——积水区周边建调蓄池。由于老城区部分区域地势低洼,且缺少调雨设施,雨季时如上游短时间来雨量大,导致高区系统雨水挤压至低区,会使低区内合流污水无法排入管线,引起内涝。市排水公司将在信息化系统项目完成后,根据系统计算和论证,在部分积水区建立调蓄池。目前正在调研拟建设调蓄池的地点包括:建国公园、安红街、道外八区、伊春路、新正阳河泵站地区等。

  ——逐步实施雨污分流。目前哈市大部分城区排水管线使用的是雨污合流管线,降雨后管线排水能力迅速饱和,排水能力不足。但由于老城区地下管网已接近饱和,大范围实施改造换新难度很大。为此,哈市目前在新城区管网建设中推广使用雨污分流技术,通过设立单独排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增加雨后排水能力,再结合区域综合开发解决推进老城区雨污分流。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