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9月17日讯 9月16日下午,中国·双鸭山东北亚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闭幕后,论坛组委会在东山国际酒店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市委首席新闻发言人、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朱晓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马建章,市政府首席新闻发言人、市政府秘书长汪世君出席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双鸭山市的综合概况,通报论坛学术性成果和非学术性成果。
主旨为“湿地保护、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中国·双鸭山东北亚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是一次高级别、高水平的论坛,一次成果丰硕的论坛。双鸭山市委、市政府旨在通过举办此次论坛,搭建湿地城市开放与合作的平台,加强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促进湿地资源的保护和湿地城市的发展,进一步唤醒和感召人们,对大自然负责,亲近湿地、保护生态;对可持续发展负责,珍惜资源、科学利用;对子孙后代负责,爱护环境、和谐发展。
市委首席新闻发言人、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朱晓华在新闻发布会上向与会记者介绍了双鸭山市的综合概况。
朱晓华说,双鸭山市历史悠久、生态优良、资源富集、物产丰饶,被誉为“挹娄王城,湿地之都,煤电基地,北国粮仓”。基本市情可以概括为:优势在资源,特色在生态,基础在农业,支撑在基地,底蕴在文化。
在详细介绍了双鸭山“矿产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良、农业基础坚实、文化底蕴深厚、发展后劲充足”的五大特点后,朱晓华说,近年来,双鸭山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以推进资源转换、产业转优、体制转轨、城市转型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发展型城市为核心,以全省煤电化基地核心区、钢铁产业重点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对俄绿色食品加工贸易区、北大荒风光旅游区和建设山水生态城“五区一城”发展战略为支撑,开创了双鸭山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城乡面貌显著变化、民生质量大幅提升的新局面,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梯队的目标基本实现。
朱晓华说,年初召开的中共双鸭山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三步走”发展战略,以打造经济强市为目标,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五区一城”建设,做强做优“七大主导产业”,加快实现综合实力跨越提升,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四个文明”同步推进,努力把双鸭山建成以实力、秀美、幸福为主要标志的现代新兴工业城市的总体发展思路,提出了主要预期目标。按照市委提出的“三步走”目标和双鸭山市“十二五”规划及今后双鸭山的发展取向,展望未来,到2020年,一个具有持续发展后劲的实力双鸭山、独具特色魅力的秀美双鸭山、社会和谐进步的幸福双鸭山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朱晓华最后代表市委、市政府真诚欢迎各级媒体的朋友们经常能够到双鸭山来,多走走、多看看,多宣传双鸭山的原始生态、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多支持双鸭山的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马建章受论坛组委会委托,将本次论坛取得的丰硕成果向与会记者进行了通报。
马建章说,本次论坛达到了预期的成效。首先是,达成了以发展促进保护的共识。这对于切实解决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湿地保护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具有示范意义。其次是,完善了湿地保护与科学利用机制。以双鸭山市湿地恢复和保护为代表的三江平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彰显了“湿地之都”的风采。双鸭山市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公园管理和残存湿地斑块的维护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值得进一步推广;最后是,描绘了湿地生物保护的美好蓝图。东北亚地区各国湿地已形成网络体系,是生物多样性高度密集地区,是生物多样性资源最重要的宝库,选择这一地区开展生物多样性演变和保护的研究,既有利于解决学科发展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也有利于国家生态战略的早日实现。
马建章介绍,本次论坛是黑龙江省和双鸭山市领导高瞻远瞩的重大举措,为湿地保护提供了一个国际性、开放式的研讨与交流平台;本次论坛,充分展示了国内外有关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理念、新成果和新经验,为我国乃至东北亚湿地恢复与保护提供更多的有益借鉴;本次论坛,是关注湿地、关注生态文明的一次重要的主题活动,更是黑龙江省双鸭山市谋求进一步推进保护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加强东北亚湿地多样性保护,目的是充分利用双鸭山市湿地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会,“建有据之言,献务实之策”,既要科学保护好双鸭山市湿地,又要合理利用好双鸭山湿地。
马建章表示,论坛期间中外专家对双鸭山市的湿地建设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希望通过双鸭山湿地的保护和发展建设,为众多频危珍稀物种创造更加适宜的栖息环境,恢复双鸭山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健康与活力,使双鸭山湿地成为通过积极的生态建设而重塑其自然属性的典范。
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首席新闻发言人、市政府秘书长汪世君通报了论坛非学术性成果。
汪世君说,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和圆满落幕,既是对双鸭山湿地保护工作的充分认可和信任,更是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鼓舞和激励,将对双鸭山未来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汪世君表示,通过两天来的学术交流和理论研讨,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丰硕成果,收到了良好成效。其一是达成了以保护促开发的共识;其二是明确了以保护促发展的方向;其三是搭建了以合作促发展的平台;其四是架起了以交流促友谊的桥梁
汪世君介绍,双鸭山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始终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探索生态经济实践,努力探索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以建设山水生态城为核心,在生态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以及形成长效机制和社会氛围等方面做了不懈努力,收到了良好成效。
汪世君表示,双鸭山将继续秉承“生态第一、永续利用”的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按照与会领导、专家的真招“高见”,全面加强湿地保护,完善湿地保护部门协作机制,深化区域交流合作,通过对双鸭山湿地的综合保护、科学开发和永续利用,真正使双鸭山湿地成为生态宝地和人类福地。人民日报、新华社、农民日报、香港卫视、绿色时报、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电台、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经济报、东北网、生活报、双鸭山日报、双鸭山广播电视台、双鸭山矿工报、双鸭山新闻网、双鸭山政府网、双鸭山广播电视报、双鸭山日报安邦河晚刊等各级新闻单位的50多名记者受邀参加了中国·双鸭山东北亚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