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9月24日电 记者从黑龙江双鸭山市友谊县龙山煤矿“9·22”火灾事故救援指挥部了解到,由于救援过程中突然发生风向反流现象,且井下一氧化碳浓度依然较高,为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指挥部决定将救援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同时,考虑利用相邻矿井,向事故煤矿井下送风,并打通新的救援通道。
9月24日,一名矿工在事发矿井的工棚内朝窗外看。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据双鸭山市煤管局局长王举介绍,救援人员23日在清理灾区过程中,突然发生风向反流现象,井下一氧化碳浓度急剧升高,且矿井深处依然有火区存在。为了避免救援人员次生事故的发生,救援指挥部立即做出决定,将救援人员撤到安全地点,矿上救护队负责现场监测。
据初步判断,11名被困人员所处位置可能有空气和水源补给。经救援指挥部和专家组反复论证,决定在加强本井通风系统维修、维护的同时,对邻井有可能接近灾区的巷道进行排查,力图打通新的救援通道。同时,通过打开邻井密闭,并通过邻井通风系统向事故矿井送风,实现对灾区矿井一氧化碳的稀释。
通过调整救援方案,目前已取得明显效果,井下一氧化碳浓度已大幅下降,井下能见度也从零米提高到1米,但目前仍不具备进入事故现场灭火的条件。
9月22日11时左右,双鸭山市友谊县龙山煤矿十井发生火灾事故,事故发生时,该矿当班入井作业人员13人,2人安全升井,其余11名人员被困井下。
目前,双鸭山警方已对事故矿井主要负责人实施监控,双鸭山市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并对发生事故的龙山煤矿十井周边煤矿进行停产检查。

9月24日,救援人员乘车升井。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9月24日,两名救援队员在现场。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9月24日,救援人员往矿车上装入电缆。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这是事故矿井院内的救援车辆(9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9月24日,救援人员准备乘车下井。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