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1日讯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市供热企业供热工作部署会上获悉,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13日起,哈尔滨市所有热企必须开始进行热态试运行;20日,热源开栓率必须达到100%,同时居民家室温不得低于18℃。为提高供热质量、督促热企提高服务质量,市供热办除面向社会公布市、区供热办24小时服务电话外,还专门通过本报公布各热企24小时供热服务电话。
全市集中供热将达八成
据介绍,今年我市供热重点工程主要涉及热源建设、小锅炉拆并、陈旧管网改造等3个方面。截至目前,全市已启动实施新建、续建和扩建热源重点工程8项,新增集中供热能力2000万平方米;已落实拆并分散小锅炉505台,完成计划总量的103.5%;实施老旧管网改造290.13公里,完成计划总量的105%。
同时,供热部门还针对上一供热期群众反映和媒体曝光的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共完成45处小区、117.7万平方米、1万余户的整改任务。预计到年底前,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将由去年的74%提高至80%。
供热不达标退还热费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13日起,全市供热企业必须开始温炉进行热态试运行;20日正式开栓供热时,全市热源开栓率必须达到100%,同时居民家室温不得低于18℃。
据市住房局负责人介绍,对于延期开栓、中途停热、提前停热的供热企业,将由供热主管部门做好取证、登记工作,因此类原因和其他因供热企业原因导致供热质量不达标的,要严格按照《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和《哈尔滨市城市供热办法》规定的标准和时限退还用户热费。
供热企业如存在违法行为,供热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逾期未改,将坚决依法吊销其《供热许可证》,并清退供热市场;如供热企业拒不退出的,由所在区政府依法组织清退。
应急抢险队24小时待命
为妥善处置各类突发故障,防范和杜绝大面积停热事故的发生,哈尔滨市依托市物业供热集团、达尔凯阳光热电和捷能热电等多家大型热企,在8个区内设立了应急抢险救援队,将24小时应急待命。同时,作为国有供热企业的市物业供热集团还调集了20万吨燃煤作为应急燃煤储备。
为确保发生弃烧、弃管等问题能得到快速、及时处理,市、区财政还准备出供热专项应急资金。
热企电话须24小时接听
据市住房局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增强供热服务意识,提高供热质量,我市要求各区供热办要将区、街供热管理部门和辖区内供热企业的供热服务电话在供热服务区域内公示,并确保24小时有人接听。如热企虚设服务电话或存在无人值守等情况,各区供热办将依法对其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