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双鸭山
搜 索
双鸭山市集贤县民政局创新机制着力解决信访问题
2012-10-16 10:39:25 来源:东北网-双鸭山日报  作者:王佳祥 廖玉秀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双鸭山10月16日讯 2006年以来,集贤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指导下,针对民政行业特点,紧扣经济发展主题,按照县委、县政府民政信访工作和省、市信访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有关要求,不断拓展民政信访工作的覆盖面,有效延伸了化解矛盾问题的手臂,累计接待处理咨询信访3128人(件次),办结率达100%。其中,上级党政机关及领导批转的重要信访43人(件次),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100%。最近,在全省民政信访工作会议上,县民政局被省民政厅授予(2006~2011年)全省民政信访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围绕民生,从源头上解决民政信访。县民政局组织民政干部深入到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反复研究救助方案,先后实施了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城乡大病医疗救助等多个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为从源头上解决民政信访奠定坚实基础。为解决城乡特困群众看病难、救医难的问题,从2008年起集贤县率先在全省实行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一体化。取消起步线,提高救助标准。救助城乡贫困居民2060人,累计投入医疗救助650万元。结合新农村茅草房改造工作,对全县农村921户受灾户、低保户、五保户、优抚户进行房屋维修改造,累计投入资金272万元。从2008年起集贤县在全省率先建设五保家园工程。目前,已在全县的5个乡镇的5个村建设了5个五保家园,总建设面积1400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145万元,现有40户分散五保对象喜迁五保家园入住。特别是在每年的“八一、春节、元旦”期间,组织民政干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优抚对象、困难户家中,变坐访为下访,做到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无论来访群众找到局机关的哪一位同志,都能热情主动服务。是分内的,耐心接待;是分外的,作好引导,决不允许不闻不问,相互推诿。还推行了联合接访制度,凡涉及到几个股室的接访,由领导协调共同协商解决;遇到疑难信访,召开局长办公会议,集体研究解决。

  围绕民情,从感情上做好民政信访。信访工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只有尽最大的热情认真受理、认真接待、扎扎实实地调查处理,从感情上做好民政信访,人民群众才会满意。老百姓来访,都想找领导,根据群众的这一心理,成立了由县民政局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社区、村也成立了相应的信访工作组织,形成了层层负责、覆盖全县的信访网络。认真落实了局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与群众直接对话,直接解决问题。特别是注重做好初访者的工作,能解决的问题做到一步到位;不能解决的问题跟初访者说清楚;需要一段时间解决的,进行预约接访,求得群众的理解。为了落实责任制,县民政局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民政信访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规范信访工作档案。每年年初,在全县民政工作会议上都与基层单位和各乡镇签订民政信访工作目标责任状,实行一票否决,严格兑现奖惩。特别是在县第八、九届村委会和全县第三届居委会换届选举中,由于精心组织,积极运作,科学制定方案、保质保量地完成换届选举工作任务,促进了全县社会稳定。

  围绕民声,从总量上降低民政信访。民声是民政信访工作的“晴雨表”。做好民政信访工作,必须听取民声,只有这样,才能从总量上降低民政信访。为此,县民政局从四个方面畅通信访渠道:一是组织全体民政干部深入到“最可怜的人”和“最可爱的人”之中去,听取他们的呼声地。二是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随时听取民声。三是针对信访人员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四是对确实困难的来访者发给路费和生活费,对意外困难家庭,做到急事急办,及时给予救济,大大降低了民政信访总量。

  近年来,到县民政局上访的群众少了、情绪激愤的少了,逢年过节集中上访的也少了,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也少了。这既凝聚了集贤县民政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也深刻体现了民政人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意。目前,县民政局正在进一步创新民政信访工作机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