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6日讯 这里,收藏着绵长厚重的记忆,见证了城市的百年沧桑。作为哈尔滨的发源地,这里,是城市文化的根脉、商业的起源。那些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屹立在漫长的岁月中,见证了无数跌宕的故事,也见证了曾经的繁华。
一度,这里破落不堪,成为哈市著名的“棚户区”。
如今,集古典、时尚于一身,弥散着浓郁历史感、文化感的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即将惊艳面世,让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城市“梦回当年”……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项目,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重大决策,也是“中兴”战略的重点工程。它的立项与实施,对于挖掘哈尔滨文化内涵、传承哈尔滨文脉,打造哈尔滨崭新的、亮丽的城市名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该项目由哈尔滨好民居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现命名为“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以下简称“老道外·中华巴洛克”。
从规划、拆迁到保护性改造,用了整整5年时间才初战告捷的老道外·中华巴洛克一、二期改造工程可谓精益求精。近日,在负责该项目整体开发建设的哈尔滨好民居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盖壮的带领下,记者走进改造后的保护街区。
每栋建筑,每个大院,都有历史
“巴洛克”是17世纪意大利兴起的艺术风格,它的建筑豪华而富有激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其色彩浓烈,装修富丽,雕刻细腻,被公认为是欧洲最伟大的建筑风格之一。
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建和松花江的通航,吸引大批外国人和外国资本涌入,使这里迅速发展成为远东大都市。当时,哈尔滨的南岗区和中东铁路西侧的道里区为沙俄附属地,由“洋人”操刀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开始兴起——新艺术运动、巴洛克、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和折衷主义等艺术风格的建筑纷纷出现。
中东铁路东侧是道外区,一批山东、河北两省具有商业头脑和过人胆识的“闯关东”移民,率先在旧名为“傅家甸”的道外区,以南二道街为起点兴办商业店铺。
20世纪20年代,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家在道外腹地置地,而洋人建造的巴洛克建筑刚好迎合了他们的“炫富”心理,便参照对面华丽的西式建筑,并用中国传统特色的饰物对建筑进行改造。于是,一系列“巴洛克”式的立面造型上,出现了蝙蝠、石榴、金蟾、牡丹等有吉祥意义的中式图案。后来,这种风格被专家学者赋予了“中华巴洛克”的名字。
老道外,哈尔滨的血脉与灵魂所在
老道外一路走来,从最初的江边滩涂,到繁华万千的商业中心,这里一直都是冒险家、创业者和民族资本肇兴的乐园。据史料记载,1918年傅家甸有领取税局营业牌照的大小商号1250家,1921—1931年这10年间新开业的各行业大型商号和店铺有97家。这些老字号有大罗新、同记、老鼎丰、亨得利、正阳楼、范记永……1934年出版的由哈尔滨特别市商会编写的《哈尔滨特别市道外商号名簿》的行业索引中,杂货业、粮业、银行业、绸缎业、京广货业、饭店、旅店、中药业等135个行业。当时老道外的商业分工细致,商号云集,盛况空前。
历经近百年沧桑后,这些旧时富商宅邸多已成为数十户百姓共同居住的大杂院。中华巴洛克式建筑虽保持原样,但年久失修,砖木结构墙体老化、破损,有的墙体出现断裂和局部塌陷。
今天要修复的“中华巴洛克”,已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风格,而是要寻回承载这座城市文化与历史的记忆。
在这里,随处可见的中式院落回廊,让人有身处传统四合院之感,抬头处,西洋风格的雕饰,又让人有种身处欧洲的恍惚。置身改造后的中华巴洛克楼群中,记者发现,无论是楼群外的小街,还是楼群内的小巷,都通过通道和骑楼有机相连。一种曲径通幽的意境油然而生。
保护性开发使现代商业与传统文化在这里交融
好民居副总经理盖壮告诉记者,老道外·中华巴洛克整体改造工程充分考虑了保护与更新结合的原则。采用的“修旧如旧“方式,确保整个保护区内的历史建筑可以被完整保留。改造后,现代建筑元素与传统建筑符号都有机融合起来,使面貌一新的老街区成功地保留了原有的韵味,成为一处别具特色的城市旅游新资源。
在这个街区里,参观者可随时看到一些具有一定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且保存尚好的建筑,而新建筑也完全与老建筑相融合,让人无法分清谁的年代更久远。
如今,走进这个街区,老建筑中全部贯穿的是现代设施———水、电、热、气、电话、电视、网络、消防、无障碍及智能监控等配套设施。在这个古老建筑群里,品味着老建筑古朴的同时,还能享受到现代设施带来的惬意和便捷。
据盖经理介绍,为达到保护街区在改造中将古朴风貌和现代功能最佳结合的效果,改造工作遵循了几大原则:即外街内巷的整体空间保护原则;创精品旅游服务的景区建设原则;以“院落”为单位,保护与更新结合原则;服务商业的“待业式框架”结构原则;保护更新的实事求是原则;配套设施一步到位的原则;材料和色彩运用坚持尊重历史的原则。正是这些原则的严格贯彻实施,让焕然一新的老道外·中华巴洛克成为兼具文化底蕴和商业潜力的“新生”旅游区和全业态综合型商业航母。
老道外复兴新姿渐显
随着老道外·中华巴洛克二期工程的竣工和陆续投入使用,使道外区老商市文化开始复苏,嘉纳影城、青龙国际商贸城等知名商家现已入驻,而包括江西会馆等融合多元文化的新业态也由此发端。
据老道外·中华巴洛克项目销售部负责人廉日暖经理介绍,目前启动的老道外·中华巴洛克一、二期工程,在整体规划布局上由4个特色主题街区、3条百年老胡同、3条特色街巷及5个景观节点组成。为让市民感受老街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施工人员将在原址复建染坊胡同、仁义巷、新市巷3条百年老胡同,规划建设南头道街、南二道街和南三道街3条特色步行街,还将利用原有“四合院”建设独具特色的院落式主题宾馆。为满足旅游观光功能需求,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疏导能力,二期工程整体还专门建设了地下停车场,建筑面积为2.89万平方米,可停700余辆汽车。
规划的4个特色主题街区分别是,时尚休闲商业主题街区:位于景阳街至南头道街,汇集众多国内外一线主流商业品牌,全新复合型生活方式中心,涵盖高档奢侈品牌、国际美食、国际一流儿童职业体验中心、超五星级影院、主题式KTV、休闲酒吧等,全方位提升哈尔滨商业街区档次,升级城市门楣。传统餐饮文化服务主题街区:位于南头道街至南二道街,哈尔滨百年名家老字号,民俗特色餐饮,精品地方小吃汇集于此。这里,不仅是流传百年的传统美食区,更是哈尔滨面向世界的金字招牌。新文化创意产业主题街区:位于南二道街至南三道街,现代商业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形成哈尔滨独一无二的情景体验式商业街区,涵盖民俗展示、城市舞台、DIY民俗体验互动中心,影视基地等功能,是哈尔滨最具本土特色的观光旅游胜地。商住文化体验主题街区:位于南三道街至南四道街,涵盖高端商务会所、传统院落客栈式酒店、主题养生馆、茶园等。是商务人士洽谈,游客观光休憩的最佳场所,成为老道外历史与现代共舞的奇葩。
随着目前招商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曾经活跃在老道外的特色小吃、古玩字画、花鸟鱼虫等市井文化开始在这里选择重生之地。北山酒馆、哈勒滨饭庄、厚德居、张包铺……10余家享誉冰城的“老字号”餐饮,纷纷在这里开了新店铺。许多店铺的墙面上,都悬挂着介绍了自身历史的牌匾。在此就餐,吃的是怀旧的老味道,品的是一种熟悉的情怀……
如今,随着主体改造工程的完工,这片全世界保存最完整、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终于重新“梦回当年”。
“我们正在努力,努力为这座城市留住一段历史、传承一种文化、打造一张全新的城市名片……”在采访中,老道外·中华巴洛克项目的销售部负责人廉日暖,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着。
说起商业地产最大牌的运营商,会有人不知道戴德梁行或者世联地产吗?说起国际快速流行时尚圈大佬,会有人不知道H&M吗?说起IMAX巨幕电影,会有业内人士不知道嘉纳影城吗?就像在黑龙江,会有人不知道传承哈尔滨百年历史文化的“老道外”吗?
青砖灰瓦的独门四合院、走起来咚咚作响的天井木楼梯……老道外·中华巴洛克二期项目施工接近尾声,样板间的悄然开放引得众业界翘楚争相汇聚冰城。正如戴德梁行华北区相关负责人周红斌所说,“我们看中的是项目潜力和发展前景”,哈尔滨在远东经济圈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老道外”作为近代东北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堪称“重中之重”,此番老道外·中华巴洛克的整体改造,必将让这里成为哈尔滨这座冰城夏都的“新客厅”,东北的“上海新天地”
初露峥嵘大品牌风潮集体来袭
历时5年的老道外·中华巴洛克一期、二期工程即将整体竣工。幽幽的深巷青石道、错落有致的院落门庭……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傲然呈现在世人面前。这里流传着数不尽的哈尔滨百年故事,更见证着冰城商业的几度兴衰,这里不仅是冰城的文脉所在,更是寸土寸金的商业宝地,这里不仅牵动着千万冰城市民的心,更成为了众多国际级商企立足冰城的必争之地。
世联地产哈尔滨分公司高级项目经理李阿伦,从二期项目工程过半到现在,他已经不记得有多少个休息日是在老道外和团队的同事们一起度过的。“忙不过来,关注的人太多,而且很多都是国际品牌或者行业巨头”,接待不完的洽谈商户,让李经理对项目的未来充满信心。
戴德梁行关注老道外·中华巴洛克项目,其实不是最早的,但肯定是投入热情最多的。提起戴德梁行,普通消费者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提起上海世博村,提起陆家嘴金融中心,相信无人不知,而这些皆出自戴德梁行的大手笔运营。
作为在伦敦交易所上市的世界顶尖的国际物业顾问公司,戴德梁行业务遍及全球45个国家150个城市,专门为大型跨国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发展商及投资者提供国际级的企业顾问、定位策划、土地运营、物业管理及研究等一站式房地产服务。说起和冰城老道外·中华巴洛克项目的结缘,戴德梁行华北区相关负责人周红斌坦言,是项目本身的质感和发展前景吸引了他们。
“不夸张地说,‘上海新天地’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会客厅’,将石库门居住区创新性地注入了时尚的商业元素,形成具有浓厚‘海派’风格的都市旅游景点。而打造‘上海新天地’的成功因素,冰城的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几乎同样具备。我们也希望、并且有信心,通过积极地介入这个项目,让戴德梁行名下再多一宗范本式优质运营案例”,周红斌说。
“没有哪个公司,不希望参与优质项目的运营,就像没有哪个品牌,不希望跻身黄金商圈一样”,老道外·中华巴洛克项目招商部的王金龙经理告诉记者说。其实关于项目的运营,与戴德梁行同样大牌的世联地产也一直在密切关注,并且同样确定了深度合作。
其实不止运营公司,老道外·中华巴洛克改造项目同样吸引了众多景观规划、建筑设计、品牌经营等专业人士和商家的目光。据老道外·中华巴洛克招商部王经理介绍,仅就品牌招商而言,俏江南、H&M、申格体育、美克拉美钻石商场、嘉纳影城、青龙国际商贸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玉雕大师马进贵工作室等,都对“老道外”商圈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有些已经确定入驻。大家共同看好的是:老道外·中华巴洛克集旅游观光、城市休闲、商业购物、影视基地、投资升值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现代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前景。
“三马”改造传承冰城传奇
关于冰城老道外·中华巴洛克项目,台湾著名景观设计师姚聪徳不止一次现场考察过。姚聪徳告诉记者说,冰城老道外的历史之重、建筑之美,深深地打动了他。可也正是因为事关老城区的改造,所以政府的相关举措也令他相当关注。对此,有关部门表示,与老道外·中华巴洛克项目相呼应的“三马”地区改造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道外三马地区,是哈尔滨传统商贸发源地之一。在这里曾经孕育出双合盛、天兴福、忠兴福、东兴火磨等一批工商企业。但随着城市的发展,空间局促、商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也成为了制约“三马”发展的软肋。为此,道外区政府专门设置了道外区三马地区开发改造建设推进办公室,力图将“三马”地区打造成现代城市住宅区和全新的零售业态商圈。
据介绍,道外区三马地区整体改造范围南起南马路、北至北环路、东起景阳街、西至滨洲铁路线。项目占地面积80.93万平方米,涉及拆迁面积108.26万平方米,拆迁户数2124户。项目规划用地面积53.5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3.81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64.7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9.03万平方米。
“三马”地区改造分为北、中、南三个区域。其中,北部片区范围东起景阳街西至滨洲铁路线、北起北环路南至北马路围合区域,项目占地28.21万平方米。中部片区范围东起景阳街西至滨洲铁路线、北起北马路南至规划南勋街围合区域。项目占地18.98万平方米。南部片区范围东起景阳街西至滨洲铁路线、北起规划南勋街南至南马路围合区域,项目占地33.74万平方米。
“三马”地区改造先期搬迁安置涉及3000余商户,“按照规划,‘三马’地区的五金、建材、机电等商户将迁出城区中心,确定禧龙国际商贸物流园区作为承接基地,目前该基地已经建成。轻工纺织等生活资料类商户可搬迁至玛克威商业街安置。”哈市道外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商户搬迁完毕后,腾空的“三马”地区空间,为整体改造提供了空间。
今后5年,“三马”地区将采取“整体开发、分期实施、先北后南、先住后商”的策略完成开发改造。将三马地区北、中部区域打造成具有超白金五星级酒店、国际商贸中心、甲A级写字楼、购物中心、风情商业大道、高端超高层住宅六大综合业态的哈市最大的城市综合体,运筹升级为“中央商务区、中央休闲区、中央居住区、中央购物区”四位一体的城市新区。
便捷通畅的交通环境、世界级的园林景观设计、人脉鼎盛的市民居住区……改造后的三马地区,将与“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整体呼应,使之成为配套齐全、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产业协调、居住舒适的综合商居地带,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兼顾,为老道外·中华巴洛克项目的运营实施提供综合性的保障。
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哈尔滨新文化腹地与城市会客厅
有建造者的精益求精,有三马地区整体拆迁改造计划的强力配套,有戴德梁行和世联地产的强势运营,有H&M、美克拉美等国际品牌的紧密关注……具备如此坚实基础的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必将成为冰城哈尔滨独具魅力的“城市会客厅”。
作为世联地产华北商业顾问部总监的吴涛,参与过无数商业地产项目的运营。但毫无疑问的是,老道外·中华巴洛克令他着迷。据吴涛介绍,世联地产在2010年底,就开始关注老道外·中华巴洛克这个项目。作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房地产咨询顾问公司,世联地产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有自己的标准。这里是“东方小巴黎”曾经的黄金商圈,这里有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这里有不胜枚举的中华老字号。但是,这里在百年进化史中遭遇了文脉与商脉的断层……注入时尚元素、传承城市文明、打造国际级商业地标,这对世联地产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这也是老道外·中华巴洛克最吸引他们的地方。
吴涛看好老道外·中华巴洛克改造项目也有自己的原因。就项目本身而言,“老道外”作为冰城乃至东三省工商业的发源地,本身占据黄金商圈、拥有成熟的商业区和成型的商业形态,这是老道外·中华巴洛克改造项目得以成功运营的先决条件。就改造契机而言,国家对房产政策的紧缩性调控,也决定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重心由住宅项目向商业项目倾斜。商业地产的比重不断增加,也为老道外·中华巴洛克项目预留了无限的商机和投资潜力。世联地产要做的,就是为老道外·中华巴洛克量身打造独树一帜的运营理念,实现其价值升级为哈尔滨城市会客厅的终极目标。
通过老城区的改造,北京的前门大街和上海的新天地都成为了当地乃至全国地标性的繁华商业区,这对冰城老道外·中华巴洛克的改造都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细节需要调整,但方向可以借鉴,吴涛和他的团队坚信,未来的老道外·中华巴洛克项目将是一个集购物中心、娱乐中心、时尚中心、旅游中心为一体的商业黄金地、城市新地标。
旅游亮点业界热推“老道外”一日游
伴随着“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项目陆续完工,操着南腔北调的中外游客开始出现在“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街头巷尾之间。哈铁国旅、康辉国旅、海洋国旅等一批国内知名旅行社,已纷纷开通了冰城老建筑——中华巴洛克街区游览线路。
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说,建筑这本“石头和木头的史书,忠实地反映着一定社会之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而城市的“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着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王晶说,“这些遗产都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珍贵文物,我们要好好保护祖国博大精深的古建筑遗产。”文物保护工作是城市的重中之重,旅游活动的开发要服从于文物保护工作。将历史风貌建筑纳入旅游资源开发,其主要目的应该是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文物古迹保护的越好,这个城市进行旅游经济开发的潜力越大。
哈铁国旅总经理杨科告诉记者,作为老道外的粉丝,每当有重要的客人来哈,他都会请客人来此逛街、并品尝老道外美食,每次也都毫无例外地收获好评。“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已经颇具规模,必将成为旅游新亮点。希望巴洛克街区能从丰富人文内容的角度加以完善。不只有美丽建筑,还要有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环境。中华巴洛克可以尝试恢复老道外前店后厂式的商市内容,如食品制作、民俗展演等,最好游客能参与体验,这是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黑龙江海洋国际旅行社宋总经理认为,每个城市都有一个神奇的地标,在哈尔滨可能算是中央大街。那么道外巴洛克就是不成为另一个中央大街,而是塑造自己的特色。一条特色风情街,不仅要有现代商业元素,更要保留上世纪的文化余韵。以“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和沿江景观为道外城区规划核心,重点吸引文化产业进入。以两条主要街区为主轴,建立辐射性的配套产业链条,让“老道外”作为哈尔滨文化的中兴之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加强旅游开发力度,不断扩张商圈,扩大资源优势,改善老字号,加强文化挖掘与推广,形成特色区域,打造一个多姿多彩、有着独特美的老道外。
让众多老道外迷们备感欣慰的是,在哈尔滨市和道外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已将此列入未来5年的重要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