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9日讯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新战略实施以来,哈尔滨以民生优先的理念加强社会建设,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指数,让“和谐”成为回荡十年的悦耳旋律。
自2006年以来,哈市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接近1万元。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累计新增就业53.87万人,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20万人以上。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保障标准大幅提高,困难群体得到政府救助和社会关爱。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公平进一步显现。医疗卫生体系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快速推进,累计改造棚户区1235万平方米、农村泥草房1200万平方米,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9万套,发放货币补贴4.3亿元,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财产性收入大幅增加。
近年来,哈市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城乡更加和谐稳定。社区建设不断加强,形成了社区网格化管理和“中心社区”建设模式。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及行业协会、公益组织等社会团体覆盖更广,作用加强。建立健全维稳机制,持续开展“大排查、大调处”活动,社会矛盾得到及时化解,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大力推进民兵预备役应急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军(警)民团结协作,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国双拥共建模范城”。巩固扩大“平安哈尔滨”建设成果,刑事发案率在15个副省级城市保持最低,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下降61.5%,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2.5%。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