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3日讯 如果不是11月1日清晨那短暂的几秒钟,32路公交车驾驶员郑新鑫会依旧默默无闻地生活下去:每天天不亮就出车,白天数年如一日地跑圈,晚上回家与妻子吃饭、聊天,然后休息……当天6时10分,郑新鑫在驾驶公交车途中突发脑溢血,在生命的最后五六秒钟里,郑新鑫用顽强的意志创造了奇迹,挽救了车上数十名乘客的生命安全。牺牲小我传递大爱的义举使他从一个平凡的草根升华成一位令人敬仰的英雄。他的高尚情操、无私大爱,再次谱写了“哈尔滨风尚”的光辉篇章。

一家三口曾经的温馨一刻。
六个动作救了一车人,感动一座城市
打舵、踩刹车、换空挡、拉手刹、开车门、打双闪灯。生命中的最后六秒,他以坚强的毅力准确完成一系列动作。乘客感佩:“咱一车人的命都是郑师傅救的!”
当天早6时10分,郑新鑫开着自编号9082的32路公交车驶离二砖厂站台,车上的乘客已有20多人。驶出站台不到20米,意外发生了!郑师傅突然打舵、踩刹车、换空挡、拉手刹、开车门、打双闪灯,六个动作后,他重重地趴在了方向盘上。
刚从二砖厂上车的关亚茹和儿子张立就站在郑新鑫身后,亲眼目睹了这惊心动魄的几秒钟。在意外发生前一秒,关亚茹看到郑新鑫脸色突变,右腿开始剧烈抖动。郑新鑫就用抖动的右腿踩死了刹车,直到把车完全停稳,乘客们还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
张立发现郑新鑫一动不动,已经丧失了意识。
乘客们纷纷下车去拦截后车,关亚茹拨打了120急救电话。5分钟后,张立把后车司机王庆军领到了郑新鑫身边。约20分钟后,郑新鑫被送到了市红十字中心医院。
事后关亚茹才得知,郑新鑫当时突发脑干出血,并于当天下午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关大姐惊讶得半天没说出话来。回想起清晨那一幕,关亚茹和儿子有些后怕,越想越觉得这个司机真是了不起。她说:“脑干出血,那得多难受啊!可郑师傅愣是咬牙挺住了,把车停稳了才趴下,要不然咱们这一车人会啥样,都不敢想啊,咱一车人的命都是郑师傅救的……”
完美“定格”创造“生命奇迹”
在脑干出血的情况下完成几近完美的六个动作,医生感叹:“这是生命的奇迹!”这奇迹,来源于长期爱岗敬业的职业自律。
最早赶到事发地点的32路车队长程树冬提起在现场看到的一幕感慨不已。当时9082号车规规矩矩地停靠在道边,下客门敞开,双闪灯点亮,车身笔直。事发地点旁边就是一个公交车终点站,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和着急上班、上学的市民非常多,郑新鑫准确规范的处置既保证了车上乘客的安全,也为其他交通参与者消除了安全隐患。从现场看,这就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司机临时停靠车辆,丝毫看不出事发时情况危急。
按照业务要求,在遇到突发事件或车辆出现故障时,驾驶员要按照程序完成停车、下客、打开双闪等动作,一个训练有素的司机完成这些动作大概需要10秒钟左右。从现场的情况分析,老郑停车下客的六个动作大约只用了五六秒钟,而且这一系列动作绝对是规范甚至是完美的。
提起1日抢救郑师傅的情景,市红十字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闫世序仍然记忆犹新。她说,郑师傅患的是脑干出血,出血量已经达到10毫升。一般情况下,脑干出血是生命中枢受损,人会出现视线模糊、意识不清,瞬间进入昏迷状态,肢体行动能力随之丧失。可郑师傅在这种身体状态下仍能按照操作规范完成一系列动作,并救下全车人的生命,靠的是坚强的意志,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奇迹,来自于郑新鑫强烈的责任心和长期爱岗敬业的自律。程队长说,老郑算是队里的老大哥,虽然是个老司机,可每次队里业务培训、安全培训,他学得都很认真。对车,他比对孩子还细心。有时大家逗他,“老郑,你开的是私家车还是公交车啊,你咋比私家车主还上心呢?”郑师傅总是笑着说,“人家坐咱车,咱得对人家的安全负责,不上心咋行!”
妻子眼中,他是重情义的汉子
每天清晨4点起床,心疼妻子,不让她起来给自己做早饭;平时家里人谁过生日,当事人都不记得,他都记着。爱家人,也爱乘客。危急时刻,他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8日清晨4时,老郑离开的第八天,孟庆玲像往常一样醒了。可她躺在床上半天没敢睁眼睛。她在想:“老郑真的走了吗?我是不是在做梦啊?他还在我身边。”孟庆玲鼓足勇气睁开双眼寻找丈夫的身影,却看到了老郑的遗像,泪水滑落打湿了枕巾。
这些天来,听别人称自己的丈夫为英雄,孟庆玲有些不适应,在她的心里,丈夫就是一个普通的公交车驾驶员,和别的驾驶员没啥两样。老郑每天清晨4点起床,心疼妻子,不让她起来给自己做早饭;跑圈间隙时,老郑会抽空给妻子打个电话,问她:“媳妇,在家忙啥呢?”傍晚孟庆玲做好饭菜,等着老郑下班,两口子边吃晚饭边聊一天中的趣事……
孟庆玲说,老郑是个重情义的汉子,别看他长得粗拉拉的,特别知道疼人。平时家里人谁过生日,当事人都不记得,他都记着,到时候准会张罗一桌饭菜给亲人庆祝。由于自己身子弱,老郑就让她在家多休息,平时家里有啥重活,老郑都趁休班时抢着干。老郑心直口快,啥事说完就拉倒,从不记在心里,从1992年结婚至今,两口子很少拌嘴吵架。
因为收入有限,结婚20年来,夫妻俩从未出去旅游过,可一家三口感觉幸福、美满。最开心的事就是夏天傍晚,三口人手拉手一起去逛夜市。结婚多年,老郑从未给妻子买过贵重的衣服和首饰,这让老郑觉得很对不住妻子。不久前,老郑给妻子买了一条价值3000多元的白金项链,打算等妻子下个月过生日时,当着亲友的面亲自给妻子戴上。没想到,这个愿望再也不能实现。
爱家人,也爱乘客。老人孩子要是上了他的车,他得站起身来扶一把,等老人小孩坐稳了再起车。老郑嗓门大、性子急,可不管遇到什么乘客,他从来没在车上与乘客发生过争执,他觉得所有坐他车的人都能开心平安,这是作为一个司机的本分。正因如此,危急时刻,为了车上乘客的安全,他才能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
热心助人,总是让同事心里特温暖
他心地善良、豪爽勤快,对朋友十分仗义。同事家要是有啥事,热心肠的他准第一个赶去帮忙。正是这热情善良的人性之美,让他的生命在最后时刻迸发出闪耀光芒。
与郑新鑫共事8年的队友肖忠胜告诉记者,老郑心地善良、豪爽勤快,工作特别敬业,对朋友十分仗义,是个典型的东北汉子。同事家要是有啥事,热心肠的他准第一个赶去帮忙,让同事觉得心里特温暖。
翻看郑师傅的履历,你会发现他的一生,可以用平凡来形容。从事驾驶工作20多年,他没获过奖,没接受过表彰,甚至连评优、业务竞赛等闪光点都很难找到。他就是千千万万普通哈尔滨公交司机中的普通一员,是草根百姓中的一分子。危急时刻,铭记在心的职业责任和根植于心的人性之善,让郑新鑫选择了舍己为人。这是一名合格驾驶员的本能反应,更是人性在危急时刻迸发出的闪耀光芒。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郑新鑫完成了从草根到英雄的升华。他用自己的身躯挺起城市的脊梁,更加深刻、真切地诠释了大爱无疆、舍己救人的高尚道德情操。
7日清晨,自发前来送郑师傅最后一程的车队绵延一公里,400余名市民聚集在一起为他送行。郑新鑫师傅走了,可他的大爱留在这个城市,留在每一个哈尔滨人的心中。